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寻找投资洼地,加持优质企业

发布时间:2019-03-22 09:18:43来源:医药经济报

编辑说:伴随中美贸易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落地,利好不断的中国股市迎来凯歌高奏,A股仅用2个月就重上3000点,服务于科技创新企业的“科创板”靴子落地也引发资本市场集体关注。上海证券交易所南方中心近日在广州的正式揭牌,也助力大湾区企业对接科创板,进一步预示大湾区作为科技创新重点支持区域,获得了“政产学研资”全链条的跨越式发展机遇。 在近期由广东省药学会等主办的岭南药坛·中国药企走向海外第二届研讨会上,围绕大湾区投融资等话题,资本界的嘉宾们进行了一场圆桌畅谈。

寻找投资洼地,加持优质企业


重视从0到1的创新


记者: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战略建设的世界级城市群,资本市场认为创新药企业在这片区域会得到怎样的全新发展机遇?

孙暄:从目前大湾区的发展情况来看,医药创新型企业在医疗设备、诊断和医疗器械领域都有优势,但在药品和生物技术方面,需要承认与江浙沪一带还存在距离。特别是目前在港股新上市、相对规模较大的几家生物技术企业中,还没有出现广东企业的身影。大湾区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产业链要学习长三角的经验,同时也要看到长三角区域发展存在的区域政策支持以及“天花板”限制,大湾区可待开拓的空间还很大。

张建斌:大湾区长远来看是非常好的投资和创业选择,对创新药企业而言更是生逢良时。近二十多年,IDG在广东省投资超过200亿元,领域涉及生物医药在内的多个行业,我们非常看重大湾区的历史机遇,也希望今后能够更好地扎根在这片区域,把投资重心转移至华南。过去一年,众多的一级市场资金都在缩水,资本会愈发注重投资计划的稳定性,越是洼地,真正优秀的创新药企业才会活下来,寻找优秀企业是每一个投资机构核心的投资策略。

记者:中国正在从仿制药、原料药大国逐步向高端制剂、创新药强国转型,创新药企业面临怎样的挑战?

滕宇航:中国创新药企业的创新能力很足,成长速度很快,但规模和体量还处于起步阶段。如果和国际发达地区比较,如北美和欧洲,国内医药创新水平只能说差距在缩小,但依然存在不小差距。国内创新药发展若想保持良性状态,需要重点关注两方面:首先应该不断地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此外,在选择自身方向和策略时,企业应更多考虑市场因素。药物无论是创新的还是仿制的,最终都是要走向市场,满足临床需求,不仅只停留在把药物做出来这个基本层面。

苑全红:中国新药研发当前更多聚焦在结构创新,也就意味着更多在中国市场有机会。创新药企有可能做出经典药物,甚至媲美国外原研,但放眼国际竞争,只是修改结构提高些许临床有效率,意义甚微,真正需要努力的方向应该是能够在临床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领域。

新靶点药物在中国还寥寥无几,针对新靶点探索往往需要消耗大量资金,这是创新药企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在靶点验证上,不管是基础研究还是前期探索,应当鼓励中国药企走在前列,因为未知的尽头极有可能是全球专利和全球市场。


企业家视野历练强团队


记者:生物医药行业当前处于创新升级的关键时期,从投资机构角度,创新药企的哪些方面更受资本市场青睐?

周可祥:寻找细分领域最好的企业,是每个投资机构的投资准则。评价一家企业项目是否优质,首先看研发技术上的要求,若企业处在以科学家为主的临床前研究阶段,其临床前试验设计方案、原研竞品疗效差别等指标将是重要的参考。如果只是解决药物代谢、不良反应等劣势的改良型药物研发,可能不会被认为是值得选择的投资。

其次,重点看产品的商业模式,企业研发药物能否满足临床痛点、是否拥有特定的刚需人群、主流医学界是否支持该药物治疗应用、团队关键意见领袖是否认可这种模式等,这些影响因素都会被考虑在内。

滕宇航:医药创新不只停留在技术层面,科研与产业中间隔着漫长的距离。高特佳在投资创新药企时,“团队特质”会被摆在评估的第一位。国内很多活跃的药企履历大抵相似,拥有海外背景、多管线布局,但真正成功的企业屈指可数,主要原因在于管理团队的迥异,团队是否拥有技术壁垒、研发经验,创始人是否拥有企业家特质,两方面决定了企业未来的走向,是拉开与其他参赛者距离的关键因素。

记者:创新药企是推动中国制药行业实现华丽转身的中坚力量,各位对创新型药企的未来发展有何建议?

曹旭光:成功的企业都有相似的特质,失败的企业却各有各的不成功理由。科学家出身的创新药企更注重科学研究,但对于产品的后端例如销售问题可能不擅解决。一个创新药企若想成功,肯定是技术、市场、团队等多方综合努力的结果。面对生物制药行业的超长周期,投资者在抛出真金白银前变得更加谨慎,单纯拼技术已经很难赢得资本的芳心。在科技全球化的时代,技术差异性愈发微小,即使拥有最先进的技术支撑,临床试验的高失败率依旧不容忽视。 

苑全红:中国医药投资、生物技术创新创业进入了全新阶段,投资者对项目和团队的要求明显提高了标准,创业者不仅要懂得科研,还要熟悉产业。创新药企应当以国际化的理性思维研发产品,提前考虑未来市场布局,筹划医院渠道铺设。

在产业国际化大背景下,创业者应拥有全球视野,时刻考虑创业处于何种阶段、应当做到哪个阶段、独立运作还是寻求合作、立足本土市场还是放眼海外。全新时代意味着全新机遇。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