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严管处方药销售 难挡DTP市场热情

发布时间:2019-03-04 17:13:40作者:本报记者 李蕴明 见习记者 张来源:医药经济报

2月18日,安徽省药监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零售企业处方药销售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药品零售企业在药品分类管理、执业药师在岗及处方药销售管理等方面做出规定,并明确了药品零售企业禁止销售的药品品种、限量销售的品种以及对高风险药品如何管理等内容。

尽管这是继广东等地后又一个省份发文严管药店处方药销售,但业内专家对DTP药房发展仍持乐观态度——特别是当前DTP药房能解决医院因控费政策急需处方院外流转、患者往复医院就诊取药繁杂等痛点问题。对医药市场而言,处方外流带来的药品流通渠道结构调整既是存量调整,更可能是新的增长点。

市场热:扩张浪潮四起

从流通巨头到传统零售企业,再到新进的互联网企业,三者布局DTP药房“热潮”在新时期将愈演愈烈

虽然都是直面患者销售药品,但DTP药房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专业药事服务、全程健康管理以及便捷药品配送,有别于以药品价格为导向、简单用药咨询的传统药房。而在品种定位上,DTP药房主要的销售品种为高端的新特药、处方药,例如高价值的肿瘤药、需长期服用的慢性病药物等,与以OTC药品和部分处方药为主销的传统药店有显著差别。

回首2018年,国内诸多大型药品流通及零售企业凭借各自优势纷纷布局DTP药房。药品流通巨头上海医药打响了DTP业务开疆拓土的“第一枪”,2018年2月上海医药斥资5.76亿美元将引领中国DTP药房浪潮的康德乐(中国)收入囊中,此举毫无疑问让上海医药稳稳列于DTP药房的第一梯队。官方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上海医药拥有的DTP门店数已达到77家。从2018年第三季度报告可以看到,在1-9月CDE批准上市的新药中,通过全国商业分销公司进口代理的品种共计16个,上海医药共获得其中12个进口药品全国总代理,数量众多的高值新特药品种优势,让其他竞争者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望其项背。

华润医药在扩大市场占有率上也接连发力。据公开报道,自2018年1月以来,华润分别获得了上海国邦医药有限公司51%的股权、江苏南山医药有限公司70%的股权、连云港德众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广安医药有限公司70%股权,总价为1.35亿元;同年9月又以6.5亿元入股浙江省流通行业龙头企业英特集团,获得16.67%的股权。如此频繁地在业务空白省份“跑马圈地”,足以显见华润扩展全国经营版图的野心,覆盖广泛的流通网络也将为未来DTP业务发展奠定夯实基础。华润在2018年中期报告提到,其上半年积极开展DTP创新业务模式,目前共拥有812家零售药店,DTP药房已达94家,覆盖超过50个城市。近期华润和叮当快药达成28亿元的战略合作,或许也有借助叮当快药多场景服务模式延展自家DTP业务的考量。

另外一个流通巨鳄国药集团同样也在2018年加码DTP业务。国药控股的医药电商子公司国药健康在线7月正式入股以药品DTP配送销售模式为主的上海宝昌药店有限公司,后者在2015-2017年连续三年公司年销售额超1.2亿元。公开资料显示,国大药房在2014年便已进军DTP药房领域,在2016年DTP业务突破10亿元。2018年7月,国大药房出让40%的股份牵手全球规模最大医药分销商沃博联(香港)合资成立国药控股国大药房,强强联合的国大药房将借鉴沃博联在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加快发展DTP业务。

不单只是流通企业通过并购入股在DTP业务领域争先恐后布局,传统零售企业也纷纷试水以求能分到一杯羹。连锁药店巨头老百姓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里共发起12项并购,涉及资金达2.8亿元,继续以多种并购扩张策略为发展DTP专业药房铆劲准备。另一位零售行业大佬益丰药房在并购方面的出手则更加阔绰,据公开披露的信息,其在2018年新签并购项目12个,收购金额达19亿元。据悉,益丰药房早已成立DTC(Direct to Customer)事业部,未来将加码打造DTP药房。同样是零售头部企业的一心堂则另辟蹊径,通过自建门店加速扩张,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新建门店631家,在公司半年报中表示已初步完成构建DTP药房的战略布局。

流通企业提早布局的先发优势,零售企业数量庞大的门店基础,新进的阿里健康、健客等互联网企业的参赛搅局,三者于DTP药房的“红海”厮杀在新时期内必定愈演愈烈,谁能更胜一筹,还要拭目以待。

支撑强:机会仅在特定期?

除了政策支持,打通“医”“药”信息衔接,推进医保与零售对接,将从技术层面为DTP药房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随着药品“零差率”政策的落地实施,公立医疗机构的传统药房从盈利部门转变为成本部门。尽管采取药房托管可以推开这一“烫手山芋”,但因影响医院公益性并且涉嫌垄断经营,禁止托管的政策红线近来频频示警,而当下特定的时期背景为处方外流打开了豁口。

早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13号)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按药品通用名开具处方,并主动向患者提供处方。门诊患者可以自主选择在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购药,医疗机构不得限制门诊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从国家层面给予了处方外流的政策支持。可见,未来DTP药房将部分承接流出的巨大的市场增量。

此外,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也指出,未来将“探索医疗卫生机构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促进药品网络销售和医疗物流配送等规范发展”,打通医疗机构与零售药房的信息衔接障碍,推进医疗保障结算在零售药房的对接整合,将在技术层面为DTP药房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从顶层政策规范药品线上销售和引导药品配送体系建设,都将进一步完善DTP药房模式下的药品流通链条。

备受瞩目的“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中标结果已在2018年12月出炉,降价不够充分的药企接连落选出局。落标或是弃标的企业只能携着自家品种在医院外头寻找出路,未来何去何从?业内认为,DTP药房或是最佳归宿。在中选的25个品种中,仅有2个进口药品,原研药昂贵的开发成本在降价竞标的赛场上没有任何优势,但凭借自身强大实力和疗效口碑转战零售市场,制药外企巨头依旧能在院外市场占得一席之地,种种利好必将给DTP药房注入强劲动力。

不过,采访中,有医药流通企业华东地区负责人提醒,目前自费药品仍然是DTP药房的主角。例如,1月底上海市卫健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药事管理规范自费药品采购和使用管理的通知》中提到的,只允许“个别患者人数极少、使用量极少的自费药品”满足相条件后,才可以院外购买。“DTP药房中的非医保品种,大概率将受到冲击。”前述专家表示,考虑到上海模式在“4+7”中发挥的示范作用,不排除其他省份也会相应跟进。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