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2-27 16:00:50作者:本报记者 李蕴明来源:医药经济报
对标安监抽检计划
企业生产风险控制能打“几颗星”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制定印发了《2019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下称《计划》)。明确2019年食品安全抽检计划将涵盖34个食品大类、150个食品品种、259个食品细类,共抽检133.96万批次。该文件披露,总局本级计划抽检2.06万批次,主要对全国性大型批发市场、部分重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双随机”抽检。抽检对象包括保健食品、膳食补充剂、特医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在内的31大类。
业内人士提醒,《计划》罗列了各大类抽检的具体项目,“这些亦是相关企业生产过程中进行风险控制的关键点。”
保健食品:严查非法添加
记者留意到,此次对于保健食品的抽检项目倾向最为明显,其中,有近八成项目与非法添加药品有关。
在不少业内人士眼中,这是在意料之内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去年12月公布的10起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典型案件中,就有3起为非法添加药品,以及1起虚假广告宣传。于去年征求意见的《保健食品命名指南》已提出,“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不得误导、欺骗消费者”,是保健食品命名的基本原则。
1月9日发布的《假冒伪劣重点领域治理工作方案(2019-2021)》指出,要将保健食品作为重中之重,2019-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将对其开展质量安全提升行动,重点检查保健食品标签标识、宣传材料、广告等未经批准声称保健功能、宣称具有疾病预防或治疗功能、含有虚假宣传功效等违法行为,以及不按照批准内容组织生产、擅自改变生产工艺、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药物)等违法行为,并依法从严处罚。
“国家近期出重拳规范营养保健食品市场秩序,对行业良性发展意义深远。”庶正康讯创始人王大宏分析认为,当前中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遇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行业生态危机,包括舆论环境的变化、消费者对本土产品信任度的波动、资本投资信心的动摇等,部分消费和投资转向了境外。
膳食补充剂:期待更多临床证据
与其他保健食品相比,成分相对单一,属于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特殊膳食食品在上述《计划》中得以单独归类,包括婴幼儿辅助食品与营养补充品,从抽检项目看,更倾向于抽检产品的主要成分。
“营养保健食品行业的升级方向是营养健康产业,其发展模式也将发生根本性改变——即从营销驱动转向科技驱动,其商业属性将从健康消费品升级为健康管理服务业。”在王大宏看来,未来的营养健康产品应当具备这样的特征:成分明确且来源于天然营养物质;营养功效与人体机能对应平衡关系明确;摄入前后机体机能的变化可量化评价。
不过,即使是在西方主流国家流行的膳食补充剂,亦存在一定安全风险。JAMA Open Network在去年10月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大量膳食补充剂存在违规添加行为,有的添加了 FDA 明令禁止的处方药物活性成分,和(或)添加了活性药物成分但未在成分表说明。2月11日,美国 FDA 还发布了12封警告信和5封在线告知信,对17家非法销售声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等严重疾病的公司采取行动。据悉,此次警告的超过 58 种非法销售产品中,许多是作为膳食补充剂在网站或社交媒体平台上出售。
FDA有关负责人透露,FDA将在未来几个月内采取行动,提高膳食补充剂的安全性,确保产品标签所宣称包含的成分但不包含标签外的成分,且产品始终按照治疗标准生产。同时营造环境,使消费者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能够在推荐、购买或使用膳食补充剂之前做出明智的决定。
临床专家提醒,根据前些时候美国营养与饮食学会发布的文件提示,对于饮食上不缺乏多种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的健康人群,并没有证据支持服用膳食补充剂能预防慢性疾病,文件同时列出了多项使用膳食补充剂的警示信息。
特医食品:政策红利正在兑现
不同于已酣战成“红海”的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下称特医食品)在国内才刚过起步期。
《计划》中,尽管对特医食品的抽检更多是相关成分及菌落等项目,但从今后发展来看,相关生产企业仍有许多需要挖掘的地方。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杨晓光所指,“特医食品研发需要长期积累,配方应配合临床需求不断修改和调整。”他建议企业加强特色配方研发,以降低同质化程度,使特医食品走上适应个体需求、实现精准服务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国家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培训部主任马超提醒,各病种的临床试验指导原则正在制定之中,获批的特医食品有18个,其中16个是特医婴儿食品,2个是一般意义上的特医食品,且属于非全营养配方中的电解质配方,尚无全营养配方和特定全营养配方。“糖尿病、炎性肠病、肾病和肌肉衰减综合症等的临床试验指导原则已出台征求意见稿,将推动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的注册。”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