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代理制药企如何战略转型

发布时间:2019-02-18 16:19:36作者:翟跃龙来源:医药经济报

代理制药企如何战略转型


随着“两票制”、94号文等政策推开,代理制营销模式的药企迫切需要转型,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重视制度分权

传统代理制模式的企业都极为相似,企业家大多并非医药科班出身,从做小生意起家,逐渐成为公司。公司内部高度中央集权,所有事务必须经过老板签字同意,严重拖慢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建立规章制度、重视规章制度的目的就是要各个部门的人员各司其职,不要出现超越自己权限的工作冲突,同时保持高效率的工作结果。另一个目的就是分权,让老板真正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战略,去考虑公司的发展,而不是考虑业务,一线执行。

建市场营销部

代理制药企一般没有市场营销部门,或者只有几位培训师。全年的市场策略和活动全靠销售部门来制定。市场营销部门的搭建,可以帮助决策层分担调研、策略制定和活动制定实施的功能,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自己产品的核心优势,并在品牌传播、市场营销、竞争策略等方面帮助企业提升专业化程度,让企业逐渐正规化、拥有核心竞争力。

1.品牌传播:帮助企业、产品管理原有的品牌资产,并不断在品牌资产的5个纬度(品牌知名度、品牌联想、品牌忠诚度、品牌认知度、渠道价格)上逐渐深入优化,提升产品及企业的行业影响力,企业公关能力提升,从而影响消费者购买。

2.市场营销:产品规划及管理,建立产品与竞品的区隔,在产品定位和市场研究、数据处理上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市场指导体系、价格体系,为企业培养KOL、消费者教育打好基础。

3.竞争策略:研究竞品和竞争对手的产品、队伍、变动和市场行动,不断调整自身策略,占据市场先机。

完善人才梯队

建立完善的人才梯队,并储备人才队伍。现在的人才管理已经不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么简单,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但在代理制药企,大多数老板的思维模式是:“我有好产品,找一批代理商,产品给代理商即可。我不需要再去招聘人员,建立其他部门,有内勤去处理发货和票据就行。只要有好产品,利润就有增长。”他们忽略了国家政策和代理商的困境,代理商要求产品利润要满足自己的团队发展需要,保证团队的稳定,以及良好的价格、渠道,厂家的持续投入。

满足代理商的这些要求需要配套人才提供服务支持。另外,经济飞速增长的20年,物质极度丰富导致人心浮躁。现在人才留用率一般不超过2年,也就是一个人到一家公司平均能待1年多。人才的晋升机制和薪水配套、软性培训福利等等,需要在制度建立后,逐渐形成制度,随着整个国内人才市场格局变化而变化。

决策水平升级

决策层管理水平升级,学习能力升级。管理水平升级是为了匹配引进的新人才,在沟通和决策思路没有障碍,并在企业战略上形成契同效益,引领公司走向更远。关于企业人才管理,马云曾经说过:“中小企业引进高级人才,一定要量力而行,要匹配。你明明是个拖拉机,偏偏要装波音747的发动机,是明显不行的。”

老的不符合公司发展的管理方法都要改进,有些伤害员工的方法要摒弃,比如一刀切的管理方式,比如制度制定不严格问题。陈旧的知识体系也应该不断更新,不断学习全球医药行业新政策、新趋势、新技术等等,在管理学、心理学、战略管理、财务管理能力等方面与时俱进。在人才越来越年轻化的今天,了解人才,理解战略,才能融合各方资源。

老板要做事业

老板转变思想,从做生意到做事业。大多数传统代理制药企做不大的根源在于,以做生意的心态去做企业,企业一般都不大,业绩一般,把眼前利益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企业发展壮大,要有宏大的理想,也得有长远的眼光。

老板个人的性格决定企业文化,老板的格局决定企业的未来位置。包容、和善、努力进取,将个人格局扩展,将企业作为事业去做,树长愿,立久志,才能保证基业长青。

尊重与同理心

代理制企业经常会出现代理商与企业利益不一致的情况,比如在产品划分、销售政策、返点奖金等方面,代理商和企业往往会产生矛盾。中国的企业家大多比较强势,在处理代理商利益等问题上,常常以强硬或安慰为主,制度等被当成摆设。要转型,要做一流企业,首先老板应理解代理商的苦衷,给予相对客观、合理的利益,代理商也要理解企业,不能索求无度。

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层要理解员工,对员工有同理心,也就是企业有人文关怀。现在有人文关怀的制药企业寥寥无几,仅限在人力资源的表面工作,如生日贺卡、结婚随份子等,这些都不是真心真意的人文关怀。老板只有真心对待员工、信任员工,员工才能给予企业超值的回报。为什么世界一流的企业都要建设茶水间、健身房,提供一流的餐饮、居住环境?就是要员工在心理和肉体上都感受到企业在为他着想,而不是感觉被榨取剩余价值。

未来的制药企业不是拼赚钱能力,也不是比拼产品,而是看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得更久。比拼的是企业管理模式和创新能力。目光短浅、不思进取的固定思维,等来的只有破产和被收购。只有那些能整合资源、改变思想,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接变化,拥有宏伟目标和核心长久正向价值观的企业,才能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