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1-31 13:52:11作者:王运启来源:医药经济报
多年前,老百姓借“平价”之名,确立了其在全国十几省布局的优势。而当下,“智能”的概念对药店更具吸引力,这不仅是对门店本身功能的升级,也更符合医药零售行业转型的战略需求,对未来竞争意义重大。
比如,安徽合肥诞生首个主打“互联网+”创新模式的新型智慧药房;河景张仲景大药房与支付宝合作开出第一家“未来药店”;大参林在广东推出和微信支付合作打造的首家智慧药房……这些新模式虽然称谓不同,但共同点都是利用互联网工具增加“人工智能”功能,如远程问诊、微信购药、刷脸认证等。
而推动药店向“智能化”发展的不只是各地的区域龙头连锁,还有地方政府。如去年9月西安市发布了《西安市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1年)》和《西安市“机器人+”行动计划(2018-2021年)》,该计划指出:推广配药机器人在药房的应用,率先选择3~5家连锁企业进行试点,并在总结经验后进行推广。而广西在印发的《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实施方案》中,明确支持“推广智慧药房,鼓励医院处方外配、信息共享,改造传统药品保障流程,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药事服务”。
笔者认为,从经济角度来看,“智能”更符合药店未来发展的需求和利益,如智能机器人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而提供药事服务增加了未来收取药事服务费的可能。不管药店未来立足于哪个方面,拓展哪个重点,“+互联网”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持续不断的生命力。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