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2019药企回归工业营销思维

发布时间:2019-01-31 12:24:44作者:郑佩来源:医药经济报

计划经济时代,很多人口上规模的县城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几乎每个县都有烟厂、油厂、造纸厂、化肥厂、药厂等。笔者在国家药监局网站数据库查询得知,共有7711家药品工业生产企业,实际生产的有三四千家,其中80%以上年产值(底价)小于1亿元。这些企业的销售模式都是流通和招商。其实,除了流通和招商,很多中小企业有更多的商业模式可选。特别是2019年医药行业进入改革元年,在等级医院面对医保控费、“4+7”集采、各种GPO的政策背景下,医药企业将要回归工业营销思维。

工业为本  产能定销量

就是“以产定销”,这里的“以产定销”不是指生产指挥销售,而是根据药厂的产能,结合自身的批文和生产的品种结构,理清楚哪些是产生利润主推高毛品种,哪些是充产能降低边际成本的走量品种,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产能优势,做到灯火通明,机器不停。

很多企业错误理解“销售是龙头”这句话,向来是生产等销售计划,没计划就停产。这样的生产适合以新药自营为主的生产企业,对招商和流通为主要销售模式的企业简直就是灾难。产能吃不饱,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就没有了竞争优势。

产能一旦上去,就可以从整体上降低所有产品的生产折旧和财务公摊成本,不但普药类产品可以取得巨大的价格优势,也给高毛利的新药增加了不少利润率。所有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折旧就得到稀释和分摊,最重要的是留住了一帮技术工人。车间工人大部分是计件工资,没有活干,工人都跑完了,有活的时候再想召回来,比较难,新培养吧,费时费力,所以稳定的生产是医药工业前进的保障。工业企业的核心落脚点还是“工业”。

研发从仿制药到创新药

从“4+7”议价结果来看,仿制外资原研药的美好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企业在研发方向上需要作出重大调整。研发新药和仿制新药本来就是两个概念,成本投入和过程有着天壤之别。创新容易,抄袭简单,拿着抄袭来的东西想卖个创新药的价钱,那是不可能的。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是对国内工业企业研发这个环节的补课。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过程,很多工业企业至少明白了研发的过程是怎么回事。品牌厂家的价格降下来以后,直接加速了新药仿制药的普药化。对企业来说,生产厂家多,附加值低,要接受向规模要效益的现实。

所以,企业的研发要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变。现在很多大企业都在布局,有的和国内高校、科研机构联合,有的和外资企业一起合作,有的干脆在欧美等国建立实验室。新药研发前期很艰苦,但是很多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

不拼低价招商拼服务

招商模式是目前工业企业最常用也是最省力的模式。招商的方式五花八门,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根据沟通媒介的不同,可以分为电话招商、杂志招商、网站招商、展会招商,光展会招商就有宾馆会、国药会、区域会、专业会等区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又产生了以移动互联为主的新媒体招商。

笔者不反对招商。招商对没有渠道和终端资源的企业来说是最好的办法。但是很多企业很多年过去了一直在招商,除了低价格,还是低价格。长此以往,牺牲的是工业层面的利润。营销工业思维就是要通过全方位技术处理,为工业企业产生利润。

一般以招商为主的企业净利润不超过10%,一年以产值1亿元计算,一年净利润1000万元,5年下来赚5000万元。但是医药行业面临调整,GMP认证,一致性评价,不时有医药公司倒闭,货款资金再出点风险,加上时不时提高产能,建设新厂房,购进新设备,所赚的净利润真不够花。可见,要想提高利润,靠低价位招商是没有任何出路的。只有价格上去了,才有利润空间做服务。

赋能销售团队

现在很多企业对销售人员的管理理念基本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防业务员像防贼,除了监督、监管、逼迫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很多企业给业务员整个产品手册,就把业务员推向市场。对经销商也是如此,给个底价,啥都不管了,完不成指标就扣保证金,没有任何支持。

笔者曾经和某企业领导沟通怎么给省区提供支持。最后,这位领导把所有支持都推翻了,理由很简单:“我已经把价格都让到底了,还支持这支持那,怎么赚钱?”这代表了很大一部分经营者的思想。

根深蒂固的底价招商思维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很多企业10年前销售额为1亿元,10年后销售模式不变,销售额变成了1.5亿元,还是那几个老客户,还是那几个老市场,还是那几个老品种,还是那几个老业务。这不可怕,可怕的是还挺满足,觉得自己的业务增长了。

其实,抛开成本上涨导致价格上涨,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这十年来企业没有任何发展。为什么不静下心来想一想:这10年间,为什么有的企业发展起来了呢?原因就是没有在品牌、服务上下功夫,产品卖不上价,没有利润可言。

淡化本位主义

很多企业保守,主要体现在销售模式上。中国的很多企业家,特别是医药行业的企业家,都有所谓的“企业家基因”,不敢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如果这个企业的销售模式是大流通,商业调拨为主,不用想,企业老板肯定是计划经济时代在医药站干过。如果企业老板一直坚持终端直营,八九成就是医药代表或者OTC代表出身。企业老板坚持招商模式,那肯定是做招商赚到第一桶金。

随着企业扩大,很多企业老板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但很多做商业的老板收购工业以后,不能按照工业思维去经营企业,结果年年亏损。很多工业企业老板向下游并购医药公司,不能按照商业思维去经营,结果做了几年就卖掉了。很少有企业建立起一个横跨研发、工业、商业、零售为一体的大型医药公司,除非是以资本为纽带进行上下游控股延伸。

很多企业在介绍自己的时候喜欢用这么一句话:“我们企业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企业。”和联想的“技工贸”定位如出一辙。但是仔细想想,论研发,你有研发的能力吗?论生产,你的生产上规模,有成本优势吗?论销售,其实全国只有百八十人的招商队伍,连商务都算不上,毫无特色可言,怎么可能有持续的发展。

企业平台化

在共享经济的今天,我们在谈某个企业的时候,总觉得这个企业给人一种封闭的感觉,外面的人进去适应不了里面的企业文化,里面的人出来到其他企业也难有很好的发展,特别是在医药工业企业尤为明显。很多工业的销售人员都是董事长的亲属邻居,很多工业企业的位置正好也在穷乡僻壤。

这里没有任何贬低乡镇企业的意思,相反,如果厂址设在乡镇,其实能在人工、地政关系、地方保护等方面有很大优势,比一些设在开发区的企业好多了,仅环保一项就能省下不少钱。

但企业在乡镇,营销思维一定要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看齐。现在流行什么?共享经济。把企业做成一个平台,设计好商务配送制度、奖励惩罚制度,采取灵活的模式和销售人员合作。借用邓公一句话:“不管黑猫白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