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人才流动频繁,外企裁员潮漫延?

发布时间:2019-01-31 12:12:15作者:本报记者 郑莹莹来源:医药经济报

随着研发管线调整,跨国大药企人员结构调整近几个月来备受行业关注。前不久,拜耳公司发布声明,计划到2021年底将裁员1.2万人。辉瑞在2019年初宣布将关闭两家位于印度的生产工厂以及裁撤约1700名员工后,礼来、阿斯利康也宣布了裁员计划。

另一方面,阿斯利康在中国大力“招兵买马”,近期面向全国16省141市(县)公开招聘,扩充团队力量。这股调整人员结构的势头也传导到本土企业,公司人员调整及人才出走,在这场风潮中更为普遍。

仿制药代表自我升级

作为美瀚猎头广州分公司总经理兼行业负责人,温华良近期感受明显,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开展,对企业用人影响很大。“首当其冲的是前端的BD、投资等部门的岗位,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就接触过有撤销部门、人员转岗的案例。”

他分析道:目前,国内药企做创新药的基础不足,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基本都是仿制药。为了争取市场份额最大化,企业重点放在一致性评价工作,而非新产品引进(投资、BD岗位的主要工作),毕竟新药引进周期太长。

据了解,离开员工通常自寻出路,也有比较负责任的企业提供内部转岗机会,转到销售、市场推广岗位。随着集采政策逐步推进,裁撤医药代表、降低销售费用,对仿制药企内部人员,尤其是医药代表,影响强烈。

此前发布的《医药代表登记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对医药代表的工作职责进行规范,例如不得承担药品销售任务、不得参与统计医生个人开具的药品处方数量、不得直接销售实物药品、不得收款和处理购销票据等等,不具备专业学术推广能力的医药代表,或主动离职,或被裁撤。

某公众号近期以日本招聘网站发布的调查分析侧面反映当前医药人才需求的变化,文中提到,日本医药代表职位下降4%,而医学事务相关的岗位以及医学信息、医学写作类岗位持续增加。作者认为,国内医药代表这一职位需要规范和自我升级,对标国外,医药代表的类型细分为特药代表、成熟药品代表和针对群体客户的代表。

创新人才需求缺口大

“目前,很多疾病治疗领域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需求,需要国家更多投入用于基础建设、人员培养、疾病预防教育等。以创新药物为业务发展方向的企业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药物可及性、医学信息传递、医护人员培养等领域作出贡献。”三生制药人力资源副总裁马新提到。

据马新介绍,三生制药的研发、生产、营销板块一直处在快速发展中,如药物临床研究领域相关配套的医学顾问、项目管理、临床试验管理人员,生物药制造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以及面向四五线城市、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专业医学信息推广人员,有大量的人才缺口。

而创业型创新药企现阶段商业化团队人才需求更为明显。去年,在商业化具有极高知名度的吴晓滨离开辉瑞,进入百济神州。彼时,百济神州从专注产品研发开始向生产和商业化的下游产业链延伸。

再鼎医药随着两个药物在香港上市,为了进军内地市场,公司针对肿瘤治疗电场药物Qptune在北京、上海、成都、南京、杭州等经济发展比较靠前的城市寻找市场经理、医学联络官等商业化环节的人员。早在公司第一个上市的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登陆香港之前,再鼎医药首席商务馆梁怡在接受采访时就提到,公司已经为产品上市销售搭建团队,在香港建立商业和医学团队,帮助医生更深入地了解产品的作用机制。

随着业内对创新、合规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温华良预计:“在目前及可预计的市场规模之下,中国医药行业各板块的人才缺口还是比较大的。”

企业找到人才不难,但运作成功并不容易。近期,百济神州表示,边欣不再担任百济神州首席商务官、中国联席商务主管的职务。过渡期间,团队暂时由百济神州中国区总经理兼公司总裁吴晓滨代管。据悉,边欣于2018年5月加入百济神州,担任首席商务官。

“第一,市场发展,企业也在发展,优秀人才短缺的情况会长期存在。第二,各企业都越来越重视人才留用机制建设。第三,优秀人才对外部机会的选择比较谨慎,需要与专业猎头合作。”温华良提醒。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