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1-30 16:54:00作者:路人丙来源:医药经济报
最近,抗衰老药物开发成为投资界眼中的香饽饽。
抗衰老药物企业Life Bio募资被投资者要求加大力度。其获得5000万美元B轮融资(原计划募资2500万美元),令其估值达到5亿美元。另一家抗衰老药物企业Juvenescene则获募资4600万美元,去年该公司已募资5000万美元,今年计划募资总额为1亿美元。
Life Bio成立于2017年,现在从8个不同生物学角度切入抗衰老药物研究(包括线粒体异常、炎症、细胞衰老等),哈佛大学遗传学教授David Sinclair是该公司创始人之一。此公司曾创建著名的Sirtris,开发白藜芦醇衍生物用于抗衰老和代谢疾病。
Juvenescene也是成立于2017年,投资者包括Medivation的早期投资者Greg Baily等。该公司CEO宣称,其长期目标是通过基因疗法把寿命延长到150岁。该公司此前已募资6300万美元,预计未来融资20次左右。
“极限常见病”异军突起
过去10年,制药界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常见大众病逐渐被专科病药物代替,常说的“重磅模式已经死去”就是指这个。常见病已有不少药物,而且人群非常复杂、异质性高,而单一机理新药只能小幅改善整体治疗效果,所以常见大众病药物发现不仅非常困难,而且临床试验又长又贵。不仅如此,在目前支付环境下,这样的药物很难被支付部门认同,很多疗效非常清晰的常见病药物如Entresto、PCSK9抑制剂都市场吸收缓慢。所以,厂家纷纷离开这些领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即使糖尿病、肥胖这样的超级常见病也只占20%人口;而衰老虽然目前不算疾病,却是100%发生,所以衰老可以算作“极限常见病”。此外,抗衰老有两层意思,一是延缓衰老,二是延长寿命。死亡是最清楚的临床终点,所以延长寿命理论上容易测量。
抗衰老研发尚处“婴儿期”
但是,抗衰老药物研发面临很多障碍,有情怀的富豪们投入这方面研究虽然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否反映现在的社会疾病负担、是否最有价值的投资,值得商榷。事实上,整个抗衰老药物开发领域还处在摸石头过河的“婴儿期”。
其一,要在健康人群做出延长寿命疗效,时间和花费都难以承受,尤其考虑到药物只有20年专利。而疾病人群则受疾病本身治疗的干扰,也不容易证明是否真正延缓了衰老。
其二,衰老本身是个没有准确定义的概念。日常生活所说的“耳不聋、眼不花”,与生物学家所说的“端粒体长度、DNA甲基化程度”,现在都没有被药监部门接受作为衰老的定义。
其三,抗衰老药物开发将面临异质性最高的人群和最漫长的临床开发。已有常见病药物的经验表明,即使在症状明显的高危人群,任何药物要显示硬指标收益都很困难,更别说延长寿命了。
其四,把人均寿命从75岁延长到150岁,一个颠覆性技术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若干技术精诚合作。即使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抗衰老可靠的线索也十分有限,连小鼠数据都很少。一个最主流的假说是降低热量摄入,但也有研究说实验室动物普遍暴饮暴食、降低热量摄入有收益主要是对照组奶茶喝多了。去年Sinclair曾发现毛细血管密度下降是小鼠衰老的诱因之一,并发现烟酰胺单核苷可以逆转这个过程,但还有一个主要障碍是,小鼠疗效经常无法转化到人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