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1-23 17:21:38作者:贺昊(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来源:医药经济报
医保控费是有判断标准的,不是费用越少越好,这个标准应该是价值标准。医保控费应该力争价值最大化,那么,这个价值又是什么呢?按价值工程的定义,有三种形态属于可行的价值范畴,即效果不变、费用或成本降低,费用成本不变、效果更好,以及费用成本上升而效果提升程度更大。对医保控费,尤其是社会医保来言,所追求的价值范畴应该是前两种。不过,要实现价值医保,难度不小。其中的关键不仅有现在还十分缺乏的医疗服务费用成本的基础数据,更为困难的是对效果的定义和评估。其中,不仅有对医疗服务效果进行定义与评估的难度,还有医保本身管理效率效果定义与评估的难度,尤其是社会医保。
管理评估的难度
社会医保与商业医保不同,商业医保是明确的有限医保,是针对有限人群、有限事项给出的有限承诺。因此,这是一种预设的可控的保险模式。而社会医保在对保险人群、保险事项和保险承诺上,要比商业保险宽松得多,意味着单就风险管控来言,面临的挑战可能更大。
社会医保虽然看似在数学模型上有“大数定理”护体,但随着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等各类环境、方式的不断变化,尤其是疾病谱的潜在演变,所谓的“大数”已变得不清晰、不明确。因此,国际上,社会医保基本都是国家财政做背书,以防社会医保基金穿底。
落实到中国,问题可能更加复杂一些。国内社会医保的筹资模式、筹资地域划分、与财政的关系以及历史遗留问题,使得国内社会医保管理难度很大,三种形式(职工、居民和公费)的社会医保设立至今,尚未形成有效的管理评估方式就说明问题。一些专家将当前社会医保管理评估存在的问题归结为:存在多头管理、责权不清、协调不足、监督薄弱等,尚未建立有效的问责制。监管基础薄弱,监管人才缺乏,监管绩效评估不够;从理念上看,目标不明确。当然,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也已明确提出“到2030年,全民医保管理服务体系完善高效”,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并不轻松。
重视风险管理
社会医保重视控费,换一种角度,所谓控费,就是风险管理。社会医保不追求营利,在费用范围内服务于被保险人的健康管理,因此,基金不穿底是最起码的底线。而这对保险来言,也是风险管理要实现的目标。
正如前述,社会医保管理难度大,是因为相对商业医保,风险敞口更大一些。因此,要确保基金不穿底,对保险人群、保险事项、保险承诺进行限定是必要的。
1.限定保险人群
国内将保险人群的身份进行了划分,此前分为三类,即职工、居民和农民,如今变成了两类:职工和居民(城镇与农村)。当然,还有一类:公费医疗类。后一类对医保机构而言是风险最大的,按理应该跟其他两类(职工和居民)进行区隔,单独设立单独管理单独核算。否则,不仅关乎风险问题,还关乎物权冲突公平正义这一深刻问题。
筹资按地域进行划分,但在费用报销上设立了异地报销制度。这一制度当前也存在“马太效应”,经济条件差的地方医疗条件也差,经济条件好的地方医疗条件也好,按现在的报销制度安排,无疑经济条件差的地方基金穿底的可能性在增加。
总之,在保险人群的限定上,当前社会医保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不是很关键。
2.限定保险事项
这一点目前问题比较明显:未对什么是基本医疗服务做出明确的定义,只通过基本药物制度等对基本医疗服务的外延做了明确。社会医保是针对基本医疗服务提供保险支持的,内涵不清晰,就意味着在确定各种医疗服务是否科学合理,各种外延事项是否符合社会医保报销内容,以及医院在费用支出时,有很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国家为了构建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从2009年开始每年几乎都投入数千亿元,年增长率在百分之十几。然而,十年下来,患者仍需负担超过16%的就医费用,相比较,人均就医费用全世界最高的美国,其个人支付比例也只在7%左右。个人支出下降不大,医生收入提高也不快,这些年变化最大的是医院的硬件条件,比如新建医疗用房、引进新型高端医疗器械设备等。但这些属于基本医疗服务的范畴吗?虽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显然不是公益性医改的初衷和方向。
用在医院硬件改善上的钱,除了应该提高医护人员的待遇外,还应该用在提高患者或潜在患者的疾病预防上,这是降低疾病发生风险,且经过研究属于富有成本-效益最佳化的举措,即有价值的举措。当然,还应该用在医生或医护人员的医疗责任险上。目前,医疗行政管理部门仍未有举动将医疗责任险强制化的趋势,仍然是推荐性质,这本身就存在风险,且将医护人员置于医患纠纷的中心,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3. 限定保险承诺
目前这是难度最大的一环,主要是医疗服务效果测定的不确定。现在倡导的价值医疗等,很多医疗服务新理念,都因为服务效果测定的不准确或不科学,在实际应用上存在争议。
社会医保在此项上,相对商业医保具有体制性优势——没有选择。似乎也正是因此,社会医保对风险管控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当然,正因为没有选择,社会医保在道义伦理上的要求也比商业医保更高。比如,那些无钱支付医疗费用的患者所产生的费用该如何处理问题?在实务中,国内很多医院是将板子打在医护人员身上。其实,如前所述,把花在硬件上的钱分一部分在这上面也是可行的。社会医保也可以规定医院必须设立比如救助慈善基金,按基本医疗服务的要求给相关人群提供紧急医疗服务。不过,这都需要清晰定义基本医疗服务的概念。
结语<<<
我国医疗改革的内涵在不断深化,“健康中国”需要资金支持,而有价值的社会医保无疑是保驾护航确保目标实现的重要制度体系,加强风险管控,是使其价值得到实现的重要抓手,需要高度重视。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