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中药材基地建设,制药企业不能缺位

发布时间:2019-01-23 17:11:50作者:李旭来源:医药经济报

此前,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制了《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在基本原则中笔者看到这样一条:“引导医疗机构、加工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切中了长期以来企业与中药材生产脱节的时弊,而这个时弊,正是造成中药产品质量不稳定的根源。

如何让中药产品的质量稳定?很多企业伤透了脑筋。在生产工艺上想过办法,在技术革新上打过主意,在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上下过功夫……然而迄今为止,中药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还是待解。

笔者以为,企业之所以屡屡碰壁,成效不高,就是忽视了产品质量与中药材原料质量的密切关系。

“万丈高楼平地起。”就像孕育的过程,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优孕才能优质,如果孕期出了问题,孩子出生就可能有缺陷,有了这个缺陷,后天无论如何弥补,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实践证明,同一种中药材,由于产地不同,可能引起生产产品质量的变化;同一种中药材由于采摘时间的不同,也可能引起生产产品质量的变化。所以,制药生产企业不但要在生产过程中把好质量关,在生产工艺、技术革新上做文章,也要在产品原材料的质量上多加关注。不能认为这只是原材料供应商的事,如果企业对中药原材料的生产情况“两眼一抹黑”,只听供应商吹得天花乱坠,显然不能做到万无一失。

中药材这个源头质量,是产品质量的基础,企业不能缺位,适当参与其中,有效监督,才能胸有成竹。再加上过硬的生产工艺、先进的科学新技术,才能万无一失。

笔者看到一则资料,说国外银杏叶制剂之所以质量稳定,是因为从种植采收就有生产企业参与监督,而不是“坐地等花开”。他们意识到产地、种植技术、与采收期不同,对银杏叶所含成分有明显的影响,无法保证原料的内在质量的稳定。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处理方法包括过滤方法,对提取物的成分组成均会产生影响。国外企业这种认识是到位的,产品质量自然也过硬,值得借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药材好,药才好。制药生产企业不可忽视生产前原材料过筋过脉的台下事。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