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制药巨头 会否继续抛售OTC业务?

发布时间:2019-01-15 14:11:46作者:Angus Liu来源:医药经济报

2018年,制药公司在剥离消费者保健业务上动作频频。随着药企将注意力转向那些利润率更高的创新药物,这种趋势应该会持续下去。

诺华(Novartis)、德国默克(Merck KGaA)、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拜耳(Bayer)以及辉瑞(Pfizer)都在2018年出售其部分或全部消费者保健业务。而拜耳与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还将各自实施额外的剥离行动。


QQ图片20190115141026.jpg

2018年底GSK与辉瑞宣布,把各自的消费者保健业务合并起来组建全球最大的OTC企业,并计划最后将其分拆出去


补充现金流投入创新药


这波OTC业务剥离潮始于诺华将其在2015年与GSK组建的一家消费者保健合资企业的股权以130亿美元出售给后者,并以GSK与辉瑞组建另外一家消费者保健合资企业达到高潮。不过,后者只是GSK实施剥离行动的一个前奏,它将在3年内分拆这项业务。

诺华与GSK达成的交易行动对一些人来说有点意外,因为当时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师蒂姆·安德森(Tim Anderson)几个月前还在报告中写道,诺华即将卸任的首席执行官江慕忠(Joe Jimenez)和继任者纳西姆汗(Vas Narasimhan)都曾告诉他,在将合资企业的股权转给GSK之前,他们想要让该公司通过几年的时间实现增值。

显然,纳西姆汗的想法发生了变化。在执掌诺华后不久,他就宣布计划,要将该公司聚焦成为一家“制药公司”。这意味着,消费者保健产品不再是重点。纳西姆汗还表示,对诺华来说,以具有吸引力的价格剥离非核心资产正是时候。

目前,诺华正在将资金投向创新药物领域,以便实施补强收购行动。在宣布转让消费者保健合资企业股权几天之后,诺华就以87亿美元收购了AveXis公司,意图在热门的基因治疗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诺华表示,与百健(Biogen)的Spinraza相比,AveXisr的主要在研药物AVXS-101可能更适合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2018年10月下旬,诺华又斥资21亿美元,收购了放射性药物生产商Endocyte公司。

对GSK来说,与诺华达成的交易,进一步把消费者保健业务与辉瑞进行大规模合并,直至完全剥离。

GSK首席执行官艾玛·沃尔姆斯利(Emma Walmsley)曾经表示,收购辉瑞的消费者保健业务,将会影响到其在公司内部对资金的优先分配。在放弃收购辉瑞的消费者保健业务之后,GSK在2018年12月以纯股权交易的形式,将其与辉瑞的消费者产品组合结合在一起,组建了一家以GSK名字命名的新合资企业。

虽然该合资企业占有7.3%的市场份额(远远领先于竞争对手强生、赛诺菲和拜耳),且2017年销售额合计达到127亿美元,但这一业务规模仍然有机会进行剥离。沃尔姆斯利表示,GSK将在3年内进行分拆,以便将公司的工作重点集中到药品和疫苗上。该合资企业届时将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并在伦敦证券市场上市。此举有望让GSK释放现金流,并进一步投资于药品的研发工作,这是沃尔姆斯利在执掌GSK后不久所拟定的一项首要任务。

此外,GSK同意以31亿英镑(约合39亿美元)的价格将其印度消费者保健业务出售给联合利华(Unilever)。如诺华所做的那样,GSK将拿出一部分销售收益,用于制药领域的交易行动。例如,其最近以51亿美元收购了专注于抗癌药研发的Tesaro公司。

就在GSK与辉瑞宣布组建合资企业的同时,百时美施贵宝(BMS)表示,已经为其法国OTC企业Upsa公司找到了买家——日本大正制药公司。这笔16亿美元的交易将为BMS释放出一些现金流,该公司表示,将利用这笔资金进一步完善产品线,其中包括肺癌治疗领域,这也是BMS正在通过其肿瘤免疫药物Opdivo和Yervoy进一步拓展的领域。


电商竞争或加速巨头退出OTC


2018年,让外界稍感意外的一项出售决定是由拜耳宣布的,虽然行业观察人士一直在猜测其是否会实施某种形式的抛售举动,因为市场担心,该企业的制药研发线无法支撑它的长期增长。

2018年11月底,拜耳宣布,作为大型重组行动的一部分,其将剥离防晒系列产品Coppertone和足部护理产品Dr.Scholl’s。拜耳表示,这些产品在拜耳外部拥有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

而4年前,拜耳在以140亿美元收购默沙东(Merck)消费者保健系列产品时获得了这两个品牌。但是,这两个品牌的产品一直处于苦苦挣扎的境地。尤其是Coppertone,2018年前9个月,该品牌的销售跌幅达到了最大。伯恩斯坦在研究报告中指出,该系列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占据的市场份额已经连续4年下降。

分析师指出,拜耳曾宣布这笔收购的减值达到27亿欧元(约合31亿美元)。这意味着,自从收购以来,这项业务的运营表现一直非常糟糕,或者拜耳为这项资产付出了过高的代价,也可能两者兼而有之。

在上述剥离决定宣布之前,拜耳已经出售了其皮肤病处方药业务,这项业务也归于消费者保健部门管理。2017年,该业务为拜耳创造了2.8亿欧元(约合3.28亿美元)的销售额,它被出售给Leo Pharma公司,但具体金额不详。伯恩斯坦分析师认为,两只皮肤病治疗品牌合计价值约为9.5亿欧元。

与此同时,2018年4月,在与宝洁(Proctor & Gamble)达成的一项价值34亿欧元(约合42亿美元)的交易协议中,德国默克也出售了其消费者保健业务。该公司负责医疗保健事务的首席执行官贝伦·加里霍(Belén Garijo)表示,消费者保健业务正面临着内部资金拨款越来越大的压力,因为业务经营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对默克来说,这笔交易也是其转向“一流科技公司”的一个动作。

为什么制药公司大规模退出OTC业务?其可能预见到,由于电子商务巨头的存在,OTC业务经营会变得更加棘手。2018年制药公司实施或商讨相关交易行动恰好发生在亚马逊(Amazon)与J.P.摩根(J.P. Morgan)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组建一家合资企业,以降低飞速上涨的药品费用之际。在这之前,亚马逊开始在线上销售OTC产品;2018年6月,其收购了一家网上药店PillPack。亚马逊的进入可能对药店构成压力,而这可能会进一步传导到OTC药企身上。

不过,在制药行业发生的一系列消费者保健业务交易中,有两家大型药企却显得有点另类。首先是赛诺菲(Sanofi),该公司一直处于静默状态。不过,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其在2016年与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Ingelheim)进行资产交换,获得了后者的消费者保健业务。

然后则是医疗保健巨头强生(Johnson & Johnson),其在2018年的做法与行业趋势背道而驰。该公司不仅没有出售行动,反而同意以2300亿日元(约合20亿美元)现金,收购日本化妆品和皮肤产品专业生产商Ci:z公司的剩余股份。此举给强生带来了广受市场欢迎的医疗化妆产品Dr.Ci:Labo、LaboLabo和Genomer,并且增强了其在日本和其他亚洲市场上的影响力。此外,强生也没有将消费者保健业务从制药业务中分离开来,而是在2018年6月,将这两个部门置于同一个领导者前制药业务负责人杰奎因·度瓦特(Joaquin Duato)的管理之下。

编译/王迪 来源/FiercePharma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