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上腹痛综合征的中西医诊断及治疗

发布时间:2019-01-10 17:03:05作者:姜一凡来源:医药经济报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因胃肠功能紊乱导致的一系列消化不良症状的疾病,是消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每年有很多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就诊,约占消化科门诊的1/3以上。

本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餐后饱胀感、早饱、上腹灼热感、上腹痛、嗳气、反酸、食欲不振等,经检查排除相应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明确,西医主要认为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内脏高敏反应、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精神因素等有关。就临床而言,功能性消化不良不是疑难杂症,诊断及治疗也不复杂,但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且复发率高,对现代人追求健康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中西诊断明确

根据罗马Ⅲ委员会建议,FD又被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和上腹痛综合征(EPS)两种亚型,两型在主要症状上各有不同,又相互存在。

上腹痛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必须包含以下所有条件:

1.至少中等程度的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每周至少1次。

2.疼痛为间断性。

3.疼痛非全腹性,不位于腹部其他部位或胸部。

4.排便或排气后不缓解。

5.不符合胆囊或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支持诊断的条件有:

1.疼痛可为烧灼样,但无胸骨后疼痛。

2.疼痛常由进餐诱发或缓解,但可能发生于禁食期间。

3.可同时存在餐后不适综合征。

中医辨证分型,证候诊断主症2项,加次症2项,参考舌脉,即可诊断。

1.脾胃湿热证 

主症:①脘腹痞满或疼痛;②口干或口苦。

次症:①口干不欲饮;②纳呆;③恶心或呕吐;④小便短黄。

舌脉:①舌红,苔黄厚腻;②脉滑。 

2.脾胃虚寒(弱)证 

主症:①胃脘隐痛或痞满;②喜温喜按。

次症:①泛吐清水;②食少或纳呆;③疲乏;④手足不温;⑤便溏。

舌脉:①舌淡,苔白;②脉细弱。

3.寒热错杂证 

主症:①胃脘痞满或疼痛,遇冷加重;②口干或口苦。

次症:①纳呆;②嘈杂;③恶心或呕吐;④肠鸣;⑤便溏。

舌脉:①舌淡,苔黄;②脉弦细滑。 

倡导个性化治疗

目前,临床上对治疗上腹痛综合征尚无统一标准,西医治疗手段有:促动力(如莫沙必利、多潘立酮)、抑酸(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抗感染(主要是抗幽门螺杆菌感染)、 抗抑郁(阿普唑仑、多虑平)、心理治疗等。

《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推荐PPI或H2RA作为FD尤其是EPS患者的首选经验性治疗药物,疗程为4~8周。如症状改善不理想,可考虑调整治疗药物。然而,实际的临床疗效并不十分满意。对于常规西医治疗效果不佳或担心西药副作用的患者可以尝试采用中医药治疗。

常用中成药包括荆花胃康胶丸等中成药物。荆花胃康胶丸是从中药土荆芥和水团花中提取挥发油,按一定比例组成的复方制剂。土荆芥具有健胃止痛作用,水团花有清热利湿、消瘀定痛的功效。药理研究表明,该药有促进胃动力、减少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胃黏液分泌、增强胃黏膜屏障的作用。

对于有HP感染的EPS患者,根除HP能使部分患者受益。一项纳入644例FD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回顾性研究发现,无论三联还是四联疗法根除HP,都能使FD患者尤其是EPS患者获益。有研究表明,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根除HP的根除率达80.2%,与含铋剂四联疗法无显著性差异,优于三联疗法,但缓解上腹痛的效果优于铋四联。

EPS患者胃的敏感性升高,原因可能不仅包括胃壁机械张力刺激感受器,还包括胃窦及十二指肠机械和化学刺激感受器。合并PDS症状的不同患者可在内脏高敏感的基础上伴有胃的容受功能障碍和胃排空障碍。一项随机对照荆花胃康胶丸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多潘立酮组的胃排空功能优于荆花胃康胶丸组,但荆花胃康胶丸组的主观症状好转率明显高于多潘立酮组,说明荆花胃康胶丸可能在降低人体内脏敏感性方面有一定作用。

总之,EPS患者的治疗仍以PPI治疗为首选,但是在更加倡导个性化治疗方案的今天,中成药治疗EPS也为一个主流趋势,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及推广。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