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4+7”落地行业应声分化

发布时间:2019-01-02 16:34:19作者:本报记者 李蕴明来源:医药经济报

“4+7”落地行业应声分化


随着药品采购划归医保局,特别是“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落地后,国内药品集中采购以及药品定价机制已进入全新阶段。

降低药价为突破口

从政策风向看,“把虚高的药价降下来”仍然是2019年的关键词之一。

去年国家对抗癌药进行降税降价,又选择4个直辖市和7个副省级城市开展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带量采购、以量换价,中选的25种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52%。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下去,解决好可能出现的药品质量、供应、使用以及企业兼并重组等问题。”国家相关领导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联组会议时表示,下一步将总结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机制,逐步扩大区域和品种,使药品和耗材的价格大幅降下来,为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务人员薪酬改革等腾出空间、创造条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也坦言,本轮医改的特点是以降低药价为突破口,“这个突破口正在打开。”

从医保角度来看,25个品种原来药品费用为77亿元,如今压缩至19亿元,节省下的58亿元空间为医保目录将来的动态调整创造条件,有望把符合要求的药品纳入医保。

不过就日前业内关于“4+7带量采购”将快速全面推广的猜测,非“4+7”城市自行试点的做法恐怕并不符合目前顶层设计的节奏。目前带量采购,是以“4+7”11个城市做试点进行探索:预计2019年1月30日前出台试点配套文件,2月28日前和各企业签订合同,3月下旬各试点地区先后启动。消息人士透露,相关领导也在此前的“4+7带量采购”落地部署会议上提醒,“非试点地区的采购工作要和当前试点推进相错开,具体方案必须报国家审批,切忌抢跑。”

行业分化继续加速

从国家医保局12月8日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答记者问可以看出,结果符合预期。联采办负责人表示,医药企业高度重视此次集中采购,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全部参与申报,反映了企业参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工作的积极性。最终,31个试点通用名药品有25个集中采购拟中选,成功率81%。其中: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22个,占88%;原研药3个,占12%,仿制药替代效应显现。与试点城市2017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降价效果明显。原研药吉非替尼片降价76%,福辛普利钠片降价68%,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相比低25%以上,“专利悬崖”显现。

对于企业主动在非试点地区配合降价的操作,有分析人士提醒,切勿忘记“4+7带量采购”有量的保障和回款及时保障的准备。从《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上海地区补充文件》看,工作机构分三次向指定配送企业专用账户支付中选品种货款,分别是:在签订《药品集中采购中选品种购销三方协议》后5个工作日内, 工作机构向指定配送企业支付全部货款的50%;采购周期执行半年或采购量达到协议约定采购量50%后,工作机构向指定配送企业支付全部货款的45%;在协议供货期的末期,工作机构对指定配送企业货款进行清算, 清算完成后支付剩余货款。

对此,中国药招联盟发起人、九州通营销总顾问耿鸿武此前也指出,从试点到推广,品种、范围将逐渐扩大,非标区域跟标动态调整是大概率事件。在他看来,不同市场占有率的企业有不同的应对心态,将加速进口替代,原研产品压力大。

除原研药企承压外,在“4+7集中采购”的带动下,国内仿制药行业也将出现洗牌。其中已布局原料+制剂,实现上下游一体化全产业链去企业,能最大限度分担降价风险,依靠大规模低成本在竞争中获胜。另外握有多品种、产品线较完备的仿制药制剂企业也有望分杯羹。而一些中小型企业,特一药业副总经理翟跃龙认为,握有小品种药(短缺药)批文的中小型企业或可考虑往此方向转型。“当然,指的是有足够利润支撑的短缺品种。”他补充强调,利润问题是过去很多产品停产的原因之一。”

4+7城市集中采购有可能成为一个起点,未来医保局主导集中采购将重构中国医药市场,在仿制药价格和利润削减之下,产品迭代将加速,创新药或将迎来快速切入市场的机会。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