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前期项目估值过高 投资方回归理性

发布时间:2018-12-26 14:15:07作者:本报记者 贾岩 发自北京来源:医药经济报

上半年医药行业在“资本寒风”中跑赢大势

前期项目估值过高 投资方回归理性


“这些年来,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下,我国创新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原始创新药物不断出现。但是,我国医药行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整个行业的产品结构与美国等先进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国外的产品主要是生物药,而中国是化学药,这是明显的差异。”在近日召开的“2018中国大健康产业峰会”上,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名誉会长于明德表示:“我国在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资源、人力、技术、资金、市场都不够,这需要用全球的资源发展中国的医药产业。我们需要资本的支持来解决人力产品、技术、资金和市场不足的问题,这是当前的关键。”

年初至今,资本寒冬在各个行业轮番上演,但医疗行业跑赢平均值,依旧是资本市场上的热点。2018年上半年,生物技术/医疗健康依旧是仅次于TMT的第二大投融资领域和行业。

资本在医疗创新方面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峰会上,微芯生物董事长鲁先平坦言:“医药产业的发展以十年为周期,如果没有之前十年资本的接力,创新企业会比现在少得多。即使在今天,中国投资环境变好,钱也非常多,但真正在中国进行原创研发的企业还是很少。目前的形势不乐观,创新企业的推动还要继续。我们明年以H+A的形式上市来实现和资本的共赢发展。”

估值太高,烦恼不少

2017年,中国生物科技企业在国内外进行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总规模高达2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投资者可考虑通过私募股权、IPO、近期在境内外上市的中国生物科技企业以及进军生物制剂的传统中国制药公司,布局该行业内处于初期阶段的创新科技。

根据UBS报告,到2017年,中国生物科技企业拥有800种在研创新分子药,从临床前试验阶段到Ⅲ期临床试验,其中10%处于Ⅲ期临床试验。尽管研发仍处于早期阶段,但中国已有1/4的分子药在海外开展临床试验,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开发41种创新生物制剂。

中国资本市场对于医药创新的支持力度,鲁先平认为还远远不够,他坦言:“如果没有满足患者的原创药,资本也很难获得回报。现在,资本在投资方面还是优先关注短平快、没有风险的项目。”

从资本的角度看,感受完全不一样。北控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风志认为:“很多数据显示医药行业投资非常好,今年比去年增长更高,但我认为今年比去年难了,?荩(下转4版

一是二级市场情况下行,二是有些投资人对前几年投的项目后悔,因为投资高了。现在投资人比过去更冷静一些。作为投资人,犯太多的错误也是会被淘汰的,投资机构也是创业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CAR-T、PD-1/L1等热门领域,中国企业的布局在数量上赶上了国际水平,但在新药质量和原创上,“缺乏创新、布局重复、资本泡沫”等反思之声比比皆是。除高投入和高风险,过于集中的对肿瘤领域的布局是药企要面对的挑战之一。

对于过度扎堆引发的泡沫问题,北京康复之家医疗器械连锁经营有限公司总裁柏煜深有感触地表示:“在过去五六年当中,我们经历了智能硬件泡沫导入和破灭期。今天处在智能硬件泡沫破灭后的落地期,基于数字传输的产品越来越多。从单病种健康管理的角度去改变原来的治疗方法和检测方法,革命会在未来的几年处在一个红利期。”

在柏煜看来,最近几十年逐渐在形成数据化的时代,接下来会进入万物互联时代。而站在短期角度来看,尤其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中,容易高估新技术和数据化对整个行业的影响,相当长时间内,在医疗医药健康领域仍会很大程度上受政策影响。

经济下行,回归理性

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以往估值过高的时代正在过去,无论是创业者还是企业家都开始恢复理性。

高深资本合伙人唐磊认为:“之前估值过高的原因在于,大家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造成本来为数不多好的创新型企业被资本追捧得估值膨胀。真正做得好,都是在资本追逐情况下,头脑依然很冷静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在国内相对来说较少。目前美国医药创新非常扎实,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出现过相当长时间的资本寒冬。在这个阶段,很多项目都以合理的估值获得了投资,反而走得比较稳当扎实。”

鲁先平认为,现在普遍出现的扎堆现象,归根结底在于资本方没有对创新技术的辨识能力,他强调:“中国的投资并不是特别关注创新,PD-1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我们投资都去投PD-1,变成了一个对社会资源、对病人资源极大的浪费。如果从投资回报率来讲,我实在算不出未来这些产品上市后,能够给患者或投资方回报多少。其实,我们缺乏专业评判能力,行业中有急于赚快钱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有大量新一代不同的肿瘤免疫产品在努力突破未被攻克的疾病。我的观点是,如果抢得快的话,我们可以去第一、第二、第三上市,最后这些产品出来以后,价格依次降低,对患者也是非常好的事。当价格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企业就没有投资价值。”

对于鲁先平这样的科学家的批评,何风志也不回避,他坦言:“资本的目的还是钱生钱,投资人过去对创新不感兴趣,对利润高的公司感兴趣。中国市值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都是利润非常高的,投资人投利润高的企业,但现在反过来了,创新能力强的药企估值才高,比如恒瑞市值超过2000亿元。现在资本市场逐渐在回归创新,作为投资机构来讲,顺着市场的牵引也会投资创新。近几年来,投资创新药的企业,包括投资机构越来越多。过去投资人赚两种钱,一种赚估值的钱,另一个是赚现金流的钱。一些高估值的项目,指望赚下一轮的钱,现在基本上很难了,我们也要换思路。”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