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中美欧IPO吸金力大比拼

发布时间:2018-12-25 14:10:56作者:本报特约撰稿 王进来源:医药经济报

回顾2018、预测2019


2018年已接近尾声,又到了我们回顾生物科技资本市场的时候。

根据BIOWORLD的最新统计,截至2018年12月13日,全球生物医药产业资本市场共募集到640亿美元。其中,公募资金(次新股及债券)募集约380亿美元,占59%;IPO募集大约95亿美元,占15%;私募资金募集约165亿美元,占26%。募得资金最多的国家依然是生物医药大国美国。

2018年可以说是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IPO公募资本市场相当独特和火爆的年份。即将过去的这一年,投资界有太多的事值得回味,从IPO、VC/PE投资、二级市场,到并购和战略合作。本文聚焦于今年特别火爆的IPO市场,并对其未来进行展望。


美国

今年“燃”、明年“难”


[2018年行情]

2018年前七个月,美国纳斯达克为生命科学公司提供了特别强大的IPO环境支持。40家生命科学IPO筹集了近40亿美元新资金,创造了总市值超过185亿美元的一批新公司。

这与2015年的IPO行情相当(2015年是美国纳斯达克在生命科学IPO最佳年份),当时同期筹集了约42亿美元。

其中不乏明星公司,比如Rubius Therapeutics公司。该公司在今年7月一举筹集了2.41亿美元,公司市值超过18亿美元,这还只是一家完全处于临床前的研发公司。

今年三季度到四季度,IPO行情虽有放缓,但募集资金数额并不少,23家公司完成上市,共募集32.3亿美元。其中,11月没有公司上市,8月只有2家公司上市。7月和9月出现小高峰,都有7家公司上市,分别募集7.88亿美元和7.12亿美元。这是业内人士乐于见到的下半年美国IPO持续火爆的行情。

当然,2018年最引人注目和最出彩的是12月7日刚刚完成IPO上市的RNA新药研发公司Moderna。尽管其还处在临床试验早期,但得到市场追捧,一举募集了6亿多美元,市值高达81亿美元,从而成为今年美国纳斯达克生物医药募资冠军。

最新统计显示,截至12月15日,美国已有56家公司完成了IPO募资,平均市值是7.05亿美元,是近年来最高水平,同时也破了近10年来的IPO最高纪录,非常值得庆祝。

最大的收益地是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地区,今年有17家公司完成IPO,无愧于“生物医药创新重镇”和“世界上最聪明城市”之美誉。

所有完成上市的公司中,多数市值在3亿~5亿美元,募集资金5000万~1亿美元。募资最少的只募集2700万美元。近10家企业市值在10亿~20亿美元。平均募集资金1.5亿~2亿美元。

不过,或许是受到大市和药价控制的负面影响,后市表现方面,有30家公司股价跌破发行价。包括12月上旬刚刚上市Moderna,股价从23美元发行价,下滑至16美元左右。但仍有26家公司上市后股价上涨,其中表现最好的是ARMO BioSciences公司和Alakos公司,股价分别从17美元和18美元上涨至50美元和56美元。

[点评与展望]

美国生物科技IPO持续火爆,势头强于其他技术领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投资人对生物科技的进展及产业化有浓厚兴趣。2)创新发明的技术和产品日益增多,尤其在肿瘤免疫治疗和RNA药物方面有不少新突破。3)FDA在新药审批方面有许多积极改进措施,新药审批数目增加,效率提高。4)近5年来,生物科技指数上升稳健,投资生物科技股市和IPO新股发行,给投资者带来可观的回报。

展望明年,生物医药IPO市场会否继续像2018年这么火爆呢?笔者估计不会。资本市场将逐渐偏紧偏冷,IPO行情将会降温,上市申请、募资量和发行价也会随之“跳水”。

这么多企业上市,市场需要一段时间消化。2017年“上市族”的整体表现曾经有平均股价上涨50%以上的良好表现;而2018年“上市族”在当下大环境很难会有这么好的表现。尤其是川普最近不断强调要控制药价,让生物医药企业高管们十分紧张,生物医药股指和龙头股普遍出现下滑。


中国

冰火两重天,吸引全球目光


A股市场:整体低迷,回归“独角兽”盆满钵满

[2018年行情]

2018年,中国A股市场上的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IPO情况并不理想。多家营收、利润和成长不错的药企IPO被否,或因营销费用过高,或因合规性问题等。

但是,药明康德和迈瑞医疗等明星企业在美国退市后,借助国内资本,很快就在A股市场重新挂牌上市,并有不错的后市表现。这使得这两家公司私有化的投资方和创业管理团队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认购到IPO股票以及部分二级市场的投资人基本赚到了不错的投资收益。

[点评与展望]

生物医药创新研发题材已经从一级市场逐渐延伸到二级市场。在药品降价和“4+7”带量销售的新政驱动下,药厂的股价和市盈率都在下降,只有创新药概念药企的股价相对坚挺。未来IPO的重点扶植对象将是创新药企,尤其是若明年创新板能够开盘,那么尚未营利的生物医药企业也将竞相登台,成为IPO的“宠儿”。


H股市场:开了个好头,但未来存忧

[2018年行情]

抢在A股之前、率先开盘创新板的港交所,在2018年吸引了全球的足够眼球。

去年香港修改了对创新高科技企业的上市条件,鼓励尚未盈利的生物医药企业到香港上市,立即引起中国和海外许多生物科技企业和创新公司的IPO申请兴趣。尽管香港市场上生物科技产业的专业股票分析师和投行券商专业融资人数量有限甚至缺乏,但新IPO通道于今年四月正式开放接受申请后,很快就有20余家制药企业包括歌礼生物、百济神州、华领医药、信达生物、复星医药、MicuRx、Stealth、AOBiome、CanSino等递交IPO申请。香港本地投行、财务顾问和经纪人很快给予这些企业上市辅导(招商国际、海通、中银国际和里昂证券等)。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和杰富瑞等也纷纷积极抽调欧美专业人士给予支持。美国投行几乎参与了90%的生命科学IPO保荐和服务。

这些新的IPO申请者中,已有5家顺利上市。其中,拔得头筹的歌礼生物募集4亿美元;百济神州紧随其后,以美股和港股双重身份,一举募集9亿多美元,拿下今年全球生物科技公司IPO募资的王冠。

不过,上市后的表现并不让人满意,除了信达生物股价坚挺之外,华领医药股价下滑后最近有所回升, 已接近发行价, 其余企业基本都跌破发行价。

[点评与展望]

上市后表现不佳,无疑将对正在排队上市的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定价和募资量都会做相应调整,甚至会考虑暂缓上市,有的也许会等到A股开闸创新板再作选择。

但是,香港IPO所筹集的资金、未来股票流动性以及港交所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令人印象深刻。即使后市表现欠佳,也不能一概而论而否定香港IPO市场的地位和潜力。创新企业的市场表现应该从长期视角来判断。市场会给投资者更多的教育和提升。优胜劣汰之后,H股或将成为亚太资本市场能与A股并驾齐驱的IPO热土。

而最值得关注的重要因素,还是中国A股创新板的开闸。据笔者了解,将会引来许多资本市场机会,不少已经盈利或尚未盈利的优秀企业都在积极准备和申报中。投行券商及中介机构也在摩拳擦掌,积极寻找猎物,争夺各自的辅导服务对象。预计明年开盘后,会对香港的创新板有一定的冲击和竞争,对原先准备出海去美国上市的创新企业也会有很大诱惑。


欧洲

新规自困,升势难续


[2018年行情]

欧洲IPO市场保持相对宽松,上半年欧洲生物技术公司IPO募集7.85亿美元,明显高于2017年和2016年同期的6.04亿和2.37亿美元。在次新股募资方面,2018年上半年共募集16.81亿美元。

在选择上市地点方面,欧洲药企IPO的市场选择相对分散。今年上半年,欧洲有6家生物科技公司在欧洲不同国家和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后续融资的公开募资,则大多选择去美国。

下半年行情也类似。第四季度,有11家公司完成IPO上市,多选择接受美国投资机构的投资,或到纳斯达克上市。

因此,2018年全年,欧洲市场的融资量和上市企业数目肯定会超过2017年。

[点评与展望]

欧洲生物科技公司IPO吸引到不少有经验的美国专业投资机构的许多资金,对活跃市场和强化公司全球战略起了积极作用。但是,2019年欧洲IPO市场行情不会比今年好,因为会受到美国药价控制压力、贸易纠纷、脱欧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由于资本池有限,有专业水准和兴趣的投资机构也没有北美多,所以生物科技公司在欧洲上市后股票交易量不大,没有美国资本市场那么活跃。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欧洲金融市场的新规,即2018年年初启动的不那么受欢迎的“MiFID-Ⅱ”。该新规要求投资银行或证券公司单独收取股票研究费用,而不能似从前将其打包在交易佣金里。这带来了不妙前景:交易佣金降幅高达75%,可能进一步导致被欧洲市场覆盖的小型股票数量更少,以及支持后市的生物技术分析师减少。

欧洲生物医药企业选择去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主要还是偏爱美国资本市场氛围,投资者更专业、更有耐心,投行和分析师以及后市支持更到位。

随着中国H股和A股(将)开闸接纳创新生物医药企业,欧洲IPO市场地位会继续下滑,欧洲企业甚至也会选择尝试去亚洲上市和募资。


结语<<<


总体来讲,资本市场对有真正创新的生物医药企业还是持支持态度的。即便市场变冷,但资本豪赌的心态不会改变。有眼光的资本,还是在不断寻求下一个基因泰克、安进和吉利德。加上美国减税政策下,可预见的并购潮会促使更多投资人参股投资创新企业,寄望于未来IPO和并购套现。

展望2019年全球IPO市场,我们还是应该谨慎乐观,期待还有不错的IPO管线、适度的IPO融资和较好的后市表现。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