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PD-1新赛季,价格及适应症策略争C位

发布时间:2018-12-23 18:20:24作者:本报记者 马飞来源:医药经济报

12月17日,国内PD-1市场打破O、K药双雄争霸格局,闯入新赛手:首个国产PD-1药物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获准上市。从适应症上看,这款由君实生物开发的用于治疗既往接受全身系统治疗失败后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PD-1第一个适应症与默沙东的K药在中国获批的首个适应症一样,一场正面交锋在所难免。

若再把视线往前推,国内PD-1第一梯队的4家公司均提交了上市申请。除君实外,信达、恒瑞、百济神州申请的适应症均为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虽与O、K药在国内获批的适应症暂无重叠,但准赛手们竞争已然形成。此外,黑色瘤只是K药较小的一个适应症,国内患者较少,K药已提交肺癌适应症的申请,O、K药即将面对面开跑。换言之,国内PD-1赛道的画面不难预测,“不分东西,没有你我,赛手们浑身都憋着劲。”

价格:谁主沉浮?

国产PD-1获批上市,价格自然是焦点。至于会不会触发价格战?大概也许可能会,但从O、K药的定价策略来看,PD-1高价策略已是末路,它们以几乎全球最低价进入中国市场,考虑到赠药政策,实际价格更亲民,这对国内PD-1产品定价必然产生深远影响。

以特瑞普利为例,君实方面回复本报称:“价格尚待确定,但会是有竞争力的价格。”言外之意,定价肯定低于K药。在外界猜测其定价时,先来看K药的策略:其零售价为17918元/100mg,暂无50mg规格的价格公布,这应是默沙东留的策略。赠药政策,低收入患者采用“3+3”模式自付9个疗程可覆盖全年,以50kg体重以下/以上区分,实际年治疗费用分别为16万/32万元。

“在临床数据无本质差异的情况下,竞争就聚焦在价格上。首个国产PD-1定价难,难在既要比K药有价格优势,又要与新晋者保持竞争力,因此它极有可能采取‘老干妈式’的定价策略,低于它少利润,高于它没市场。”有市场人士认为,黑色素瘤虽是小癌种,但首个国产药定价策略将会牵制后来者。

事实上,O、K药也鼓足了劲。据悉,今年第3季本土商业总代理上海医药财报显示,O药、K药分销收入分别为1.9亿元和1.5亿元。推算下来,PD-1上市第一年能达到10亿元级大品种。注意,这是在双方没有直接竞争的语境下,考验马上要来了。随着获批产品越来越多,PD-1/L1将不可回避价格战。

“定价问题不能单纯比较数字。从国内申报审批进度上看,信迪利单抗在12月13日刚完成审评,进入行政审批阶段;恒瑞的卡瑞利珠单抗紧随信达之后,而百济神州略晚。不过,百济神州的优势在于海外,在美国申报和获批上市的时间大概率会早于另外3家,单从临床数据看,这些产品似乎难分高低,但‘产品力+价格空间’才是定位的关键。”前述市场人士称,这需要调研患者的支付能力、医保趋势及分析竞品的策略等,如O药赠药或医保政策还在谈判中,而K药已抢先公布慈善赠药方案,并已进入深圳城市级医保目录,产品定价还牵涉企业自身的实际商业化能力。

适应症:差异化即竞争力

适应症的选择意味着另一个层面的竞争。实际上,同类产品竞技,国外上市多年的O、K药已演绎多年。目前,全球PD-1市场已超过100亿美元,国内市场刚刚起步,虽说庞大的临床需求容得下各种优秀的PD-1产品做大,但差异化的适应症、过硬的临床表现是占位最有利价格区域的关键。

以肺癌为例,O、K药注定再起风云。目前,施贵宝的O药官方建议零售价为9260元/100mg和4591元/40mg,在国内获批的首个适应症为二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尚未公布赠药政策。一旦K药肺癌一线治疗适应症获批必将加剧竞争。

记者从CSCO年会获悉,由于更早进入肿瘤市场,O药在临床获批进程一直优于K药,并在2015年拿下NSCLC二线用药,领先K药半年,但转折发生在O药此后的大规模Ⅲ期临床试验方案checkmate-026结果和标准化疗方案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优势。K药则选取的是PD-L1强阳性的NSCLC患者,最终凭Ⅲ期临床试验keynote-024率先拿下NSCLC的一线用药。

中大肿瘤防治中心教授张力称:“在没有区分PD-L1表达情况下,K药联合化疗在无进展生存期、总体生存期或缓解率都取得明显的临床优势。比如KEYNOTE-047免疫研究打破了肺鳞癌治疗僵局。”对NSCLC最后一个适应症:鳞癌,K药临床表现抢眼。目前,K药已完成NSCLC一线人群的全面覆盖。

虽然今年O药和罗氏、阿斯利康的PD-L1单抗在NSCLC临床试验取得不错结果,不过在国内肺癌领域,K药将对O药形成巨大挑战。

专家告诉记者:“免疫治疗2.0时代需要思考,扩大适应症和优化病人筛选。短期看,PD-1开发的适应症选择应差异化,从ASCO、CSCO等学术会议上各药厂公布的临床数据看,有效性、安全性及生存时间等数据还是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与化合物结构等都存在一定关系。制药企业如何从研究中发现数据差异,并从差异中洞见医学策略是药物生命周期健康发展的准则。企业应想尽办法扩大适应症范围及提高各癌种的指南推荐级别。扩大适应症就是抢占市场先机,卡住C位,提高竞品的推广门槛成本;而提高指南推荐级别,可在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时抢得优先权,国内PD-1市场才刚刚开始,劲要用在点上。”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