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优质企业弥补三大短板

发布时间:2018-12-11 14:30:57作者:本报记者 马飞来源:医药经济报

如何匹配“换挡提速”?

优质企业弥补三大短板


“今年以来,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我国自主研发的新药获批上市,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集中爆发态势。”中科院院士陈凯先日前表示,尽管国产创新药发展迅猛,但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新药研发仍有较大差距,如果发展新的增量,我国目前绝大部分创新药物还是在国外发现的作用机制、作用靶点基础上研发出来的。换句话说,国产创新药何时能脱离“跟跑”的现状,必须先解决自身能力建设的问题。

[短板1]  人

亟需弥补新药评价能力短板  

“全球新”和“中国新”,新药概念的调整虽只有一词之差,却发生了质的改变。

实际上,我国已针对10类重大疾病战略布局,获得35个1类新药,23个中药新药。我国第一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埃克替尼打破了进口药垄断,促使同类进口药“易瑞沙”降价55%。

与此同时,境外上市新药在国内加速落地。据记者了解,近10年来,在欧美日上市的新药有415个,这些新药已在我国上市或申报的有277个。从审批数量看,近5年年均批准进口药品临床试验336件,每年递增7%;年均批准进口药品上市56件,每年递增16%;我国新药审批法定时限与发达国家接近。今年4月至今,国家药监局针对国内临床需求,科学简化审批流程,加快临床急需的境外上市新药审评审批工作,共批准7个防治严重危及生命疾病的境外新药上市。如预防宫颈癌的九价HPV疫苗、治疗丙肝的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华西海圻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莉教授日前针对这种新形势指出,“制剂是核心中的核心,但现在是短板,在GLP阶段现在供试品管理是FDA检查的重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更重要的是,现在毒理学已经发生质的变化,尤其是与国际接轨后,专业技术人才建设与培养体系虽有很明显的成效,但也是亟待补短板的地方。从目前来看,从事药物毒理学与安全性评价的专业人员急缺。”

她进一步解释说,“我国病理诊断、生物分析、毒理试验等人才缺乏,如实验室管理水平日趋规范,供试者管理很重要。扩宽与国际GLP接轨的广度,就得突破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技术瓶颈与薄弱环节,快速建立满足创新药物研发需求的评价能力,应对新型药物/制剂的安全性研究评价的创新技术。”

[短板2]  财

研发占比仍少、投入质量待考

审评审批的提速,也预示着新产品投入的增加。记者梳理A股医药生物类275家上市公司2017年的年报,发现205家研发投入均较上年有所增长,其中增速超过100%的企业有13家。恒瑞医药研发投入17.59亿元位居榜首,复星医药投入15.29亿元位居第二,也是仅有的两家研发过10亿元的企业。如辅仁药业的增速高达1583%,广誉远的研发投入增速为360%,康弘药业为139%,科伦药业研发投入金额仅次于恒瑞医药、复星医药。

正因为此,科伦药业抗体偶联药物A166在美正式开展Ⅰ/Ⅱ期临床试验,这是国内首个中美双报的抗体偶联药物。也是因为对新药的重视,石药欧意以化药新分类直接报产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恒瑞以首仿获得优先审评,其余在申报的厂家还有齐鲁制药、正大天晴、湖南科伦制药、江苏康禾生物和扬子江药业集团。

这些例子说明,企业研发投入是在纷纷加大,但哪家能最早上市销售,哪家销售能力更强,将会是其竞争的关键点。再如华海药业近年也在加大研发投入,此前获批的缬沙坦片是“国外转国内”被视同过评品种的典型案例,但看看其研发投入,确实在增加,可比重与国外企业仍相差甚远。

广东国民创投副董事长叶碧波则表示,“投入质量也是要关心的问题。在全球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越来越高、开发新靶点NME药物越来越难的大背景下,改良型新药具有合理的差异化、研发成本低、周期短、附加值大、回报率高等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失为新选择。”

对企业而言,如何把握时机,充分理解运用好政策,如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都是新的考验,也将考验企业资金的运用效率和收益。更何况,正是因为投入质量的不高,造成竞争加剧。

如果说2017年是进口新药潮,那么2018年将有可能迎来一致性评价称号获批潮和首仿药潮。如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等首仿药预计不久会获批。换句话说,首仿药和原研药短兵相接的年代终于到来,但谁能赢得市场,很大程度上还是决定于国家的政策倾斜情况和企业的投资质量。[短板3]  物

10%设备承担90%新药任务

事实上,药审改革快速与国际接轨,对国内企业来说,挑战很大,毕竟真正的研发创新能力还很薄弱,体系还不健全,因而受到的冲击会较大,但对海归创新型企业来说反倒是利好。

以江苏豪森的安立生坦片为例,原研已上市,该药为罕见病用药,2017年样本医院市场规模10万元。人福药业、江苏德源药业、天津红日药业及华海药业、江苏嘉逸医药、正大天晴均已启动临床,企业很积极。再如恒瑞医药申报的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去年50mg已上市,原研厂为默沙东,南京星银药业、海南锦瑞制药、上海天伟生物制药、四环制药、正大天晴、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江苏奥赛康药业、信泰制药(苏州)有限公司和海思科制药也在报产,无一都是按照新4类申报的,2018年其余竞争厂家会否获批是影响首仿药生产厂家逆袭的两大关键因素。

对此,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副总裁万金桥博士表示,“目前新药研发成功率低于10%,平均每个新药研发成本超过10亿美元,每个新药研发项目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小分子药物在处方量上仍然占据大部分市场,但新药研发面临着挑战和新的发展趋势,影响临床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主要有靶点、机制与疾病的关系,药物分子的质量,生物标记物,临床试验的设计,目前被研究的疾病靶点只占人类基因的约1%;已有药物或已有已知配体的靶点仅占被研究靶点的10%,大量的新型靶点有待于发掘和研究。”

在万金桥看来,发掘这些新型靶点,需要配备应有的设施设备。比如肿瘤免疫、炎症、糖尿病等领域新颖,是热门靶点。“这就体现了自建DNA编码化合物库平台的价值。我们公司建立的十亿至万亿的化合物库,通过对整个化合物库进行筛选,一般3~6个月,对生物靶标进行多条件平行筛选,万亿级样品仅用数个低温冰箱存放,设备的精良带来的益处是成本低、使用方便、筛选不依赖于大型的筛选设备。因此,我认为,可应用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进行新药研发,如激酶新型抑制剂。反之,缺乏有效性是临床失败的关键。”

谈及此,王莉指出,“还有一个需要面对的是,全国GLP机构10%的设备资源承担着90%的新药研究任务,这也考验着企业的临床资源能力。”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