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基因检测: 从科研到商业运用需更理性

发布时间:2018-12-06 15:27:04作者: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药物经济学研究者 周吉芳专栏来源:医药经济报

2016年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被列为优先启动的重点专项之一。基因产业作为精准医疗的一环, 2016年“基因组学”被列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加速推动基因组学等生物技术大规模应用”。一大批民营企业在资本的加持下逐步试水基因检测领域,最新行业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有资质开展基因检测的公司和机构已经达数十家,最早一批进入的企业,如华大、贝瑞和安诺优达等行业巨头大多已经上市。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概念的兴起给基因检测领域加了一剂“强心针”。在一些优惠活动的加持下,人们仅需付出数百元的代价,收集一点唾液寄回公司定制一份基因检测。但是,基因检测在消费市场的应用不同于医疗和科研领域,普通消费者在面对基因检测时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成熟的心态。


百亿市场规模与先进技术壁垒


除了无创产前检查以外,目前基因检测在慢性病风险和精准药物选择方面的技术尚未达到指导临床实践的程度


众多调研显示,基因检测在中国至少拥有数百亿元的市场规模,这是根据目前行业的最乐观估计推算出来的。其实,基因检测在医疗和科研领域,一直受到非常严格的监管。医疗健康领域的基因检测内容涵盖疾病诊断、预后评估和药物选择等许多方面,按照现行管理体制,基因诊断产品需要同时获得国家药监部门和卫生部门的批准。除了无创产前检查以外,目前基因检测在慢性病风险和精准药物选择方面的技术尚未达到指导临床实践的程度。

在我国基因检测行业高度发展的同时,也需面对我国在该领域的整体水平仍处于产业链中下游位置,且这一现状在短时间内难以有所改变的事实。现有的测序技术以第二代(NGS)为主,欧美厂商已经形成了寡头垄断,美国Illumina和Life Technologies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第三代测序技术离商品化尚有一定距离,在期待中国企业实现弯道超车之前,我们也要认清中国基因检测企业长期处在产业界下端,各种测序仪、试剂盒等耗材仍依赖进口的现状。因此,市场越大,对外依存也越大。

在上游的冲击下,国内基因检测行业出于同质化的高强度竞争状态,产品趋同,因此,只能通过价格战维持市场份额。特别是测序行业,高固定成本、低可变成本的模式使得占据龙头地位的公司能够利用其市场地位将较小的企业排挤出去,其对客户的议价能力也会因为市场地位而有所增强。但是无论企业大小,如果整个行业只能通过低价值、高重复的基因检测跑量求得生存,那么,这个行业即使成功,也免不了为国外技术垄断寡头创造更大利润。


基因检测缺乏变现模式


基因与环境的复杂关系远远没有厘清,指望一个光盘内的DNA数据指导临床只是美好的幻想


之所以基因检测迟迟不能获得更广泛的应用,理论脱离实际是任何与基因有联系行业的硬伤。“基因决定论”认为人的基因是先天决定的,因此,基因代表了人的一切生物学属性,包括体质、性格甚至寿命,并都已经在出生时确定。这其实是一种改头换面的宿命论。这种理论发展到极致,便会出现“自私的基因”学说,以至于认为生物体是基因以达到传播自己目的而制造出的“生存机器”。

人类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生物,在发育和成长的漫长周期中与周围环境不断发生互动,因此基因只是一个复杂方程式的一部分,甚至不是最主要的部分。最新的遗传学研究发现,在基因进行转录和蛋白质编译过程中,信使RNA和DNA本身都会受到环境物质的复杂调控,基因的活力会上下浮动。现代流行病学证明了幼年期饥饿对成年后各种慢性病的影响,以及对不同生长环境中的同卵双胞胎的研究,都证明了基因在很多情况下对疾病的影响作用有限,作为一种可能的致病因子或者保护因子,基因的重要性在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方面甚至比不上运动、饮食等生活习惯因素。

基因对健康的非线性关系直接导致基因检测在大众消费领域逐渐成为一种娱乐型的产品。一方面是大部分厂家不被允许直接参与医学诊断,另一方面是他们本身缺乏解读基因检测结果的能力,此外还有病人权利和隐私保护的问题。结果就是消费市场的基因检测集中在祖源、运动营养、个人特质等不具备临床诊断效用的方面,即使头部厂商已经有了一定的数据积累,基于群体的遗传数据解读很难为个人用户提供具有可执行性的个体化健康建议。

除此以外,即使在医学临床领域发现基因变异,也面临着治疗手段不足的掣肘。除了像亨廷顿病、唐氏综合征这样的单基因或者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大部分基因突变并不直接引起疾病。疾病更可能是体细胞基因后天突变或者基因与环境长期互相作用的结果。基因与环境的复杂关系远远没有厘清,指望一个光盘内的DNA数据指导临床只是美好的幻想。仅有小于35%的基因突变存在治疗的可能性,那么,无法医治的基因突变会给检测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社会歧视,并直接影响他们关于教育、就业和生育的规划。


早筛查早诊断不一定疗效更好


并不是所有的肿瘤预后都与发现时的进展程度有关,即使获得及时治疗,往往治疗的结果也没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基因检测在肿瘤诊断被寄予厚望,就是期望基因层面的变化也许能够反映身体对肿瘤的早期预警信号,帮助患者在肿瘤早期通过专业人员确诊。如果疾病诊断的节点提前,或许能够实现尽早干预或者提前预防。遗憾的是,早发现早治疗并不能完全等于治疗效果方面的获益。

首先,检测都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问题。无创产前检测的假阴性结果不久前已经在新闻中曝出,而假阳性结果会直接造成一个无辜胎儿的无意义死亡。其次,大多数疾病需要一个很长的发病过程,特别是老年人的肿瘤,本身发展可能相对缓慢。大多数病人发现时可能已经是中晚期,其实他们已经带病生存了五年甚至更久。基因检测或许可以在早期发现这些疾病,但是对病人的长期生存并没有意义,反而增加了病人的心理负担。比如老年男性常见的前列腺癌大部分人生存期可达五到十年,即使没有被发现且不治疗,许多病人也会在癌症进展前死于其他疾病。但是如果癌症被早期发现,他们可能会接受一些具有各种并发症的激进治疗,术后往往需要长期服药,甚至出现性功能障碍,反而影响生活质量。再次,恶性肿瘤从发病到爆发的时间可以短至数周或者数月,除非进行高频次的检查,否则成功捕捉到早期肿瘤的概率非常小,指望一年一次甚至数年一次的基因检查排除快速进展的肿瘤,如同用弓箭拦截子弹一样不太可能成功。除此以外,并不是所有的肿瘤预后都与发现时的进展程度有关,即使获得及时治疗,往往治疗的结果也没有明显的个体差异。目前一些地方开展的激进的乳腺癌治疗、甲状腺癌手术和前列腺癌手术,并不是以循证医学证据和病人转归为根本宗旨,反而是出于经济上的考量。

哪怕是在精准医学最发达的临床肿瘤学领域,美国最顶尖的肿瘤专科医院会设立突变基因病例多学科讨论会。此类讨论会除了临床医生和病理学家以外,基因研究专家也会出席,因为现代医学在发现越来越多的基因突变之后,尚不能很好地解释许多基因的作用,更不能定量基因突变后机体内生物活动的变化对机体的影响。


基因检测价值决定支付意愿


打通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之间的壁垒,通过生物信息学帮助人们认清复杂机体的有关反应,才是促进医学进步的正确途径


基因检测行业的尴尬局面来源于对自身定位不准确和无法向目标受众传达基因检测技术的价值。

大多数基因检测尚有待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的验证,仅仅知道测序的结果,基因检测公司并不能向用户提出有营养的健康建议。出于临床正当性和合规方面的考虑,上海已经对精神疾病的基因检测叫停。消费级基因检测大部分解读都是基于几万个人体样本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只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具有临床上的意义。厚厚一本基因检测报告,里面有不少看不懂的专业名词、数据和图表,普通人根本无可适从。与此同时,个体对疾病风险的解读有别于群体,更大程度上收到用户个体的风险偏好、文化和社会因素影响。假设基因检查告诉病人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病风险比正常人群高,鉴于这是一个无法预防的疾病,病人恐怕很容易陷入疑似病症的恐慌当中。

如同体检一样,行业如果不能提供足够的价值,标准化产品就只能成为消耗社会资源的负资产。大量的影像学检查和为健康人群进行的肿瘤指标检查其实意义不大。基因检测的价值在于人群健康,随着行业的发展深入,打通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之间的壁垒,通过生物信息学帮助人们更系统、全面、动态地认清复杂机体的有关反应,才是促进医学进步的正确途径。另外,包含患者就诊信息的电子病历数据和日常生活数据的可穿戴设备数据平台加入可以与基因检测结合,更加准确地评估基因与环境的复杂关系,也有助于基因检测成为健康管理信息化中的重要一环。


结语<<<


科研型市场以科研机构和制药公司为代表,具有很强的支付意愿和实际需求,基因检测技术也最有价值。临床级市场潜在规模巨大,但是现在受到高度管制,其应用必须通过临床医生,在肿瘤和罕见病以外尚缺少足够的应用场景。消费级市场想象空间巨大,但是普通人群对基因检查没有认知度,依靠娱乐性的各种“天赋”预测,基因检测的未来充满变数。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