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06 14:43:06作者:本报记者 郑莹莹来源:医药经济报
“我国药品临床试验从审批制变成到期默认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也是中国药监部门和国际规则接轨最明显的一个进步。”一位不具名的创新型药企负责人提到。这是一件让业内兴奋的事,据他透露,自己公司的产品也在排队等着进入这个程序。
7月2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调整药物临床试验审评审批程序的公告》,我国药物临床试验审评审批制度正式由审批制变为到期默认制。公告时间仅为过去的3个月,CDE于11月5日公示了第一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药品,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制度正式到来。
截止目前,CDE官网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栏目上,共有82个受理号60个品种获得默示许可。
根据报道,在一次会议上,一位药审专家对这一制度作了解读。这位专家指出,药品审评中心(CDE)是基于临床方案的安全性作评价,而不是看药学做得好不好,如果申请资料支持临床试验的安全性,企业会得到默示许可,于CDE网站公示。反之,则会收到一个正式的通知,通知会写明为什么这项临床试验并不安全可行,有哪些缺陷需要完善,企业将所有资料完善好之后,再开始重新一轮的申请和审评。
让企业“心里有底”
这个制度下有两种可能,要么得到默许,要么重新申报。对于国内创新药企而言,刚开始都会犹豫是否要第一个申报。
7月,政策刚公布时,和铂医药董事长王劲松就在犹豫是否要第一批参加。“因为刚开始,我们对具体的材料要求等内容都不清楚,也不知道会不会有风险,如果打回重新审会不会影响到团队的声誉?但是基于自身团队的经验以及项目数据,我们讨论一番后决定往前冲。”于是,他们先排队预约和CDE的专家开会沟通交流。
沟通的内容主要是向专家介绍项目背景、试验方案、保护受试者安全的临床评估方案等,并提出企业自身的问题。
上述专家提到,药品研发的每一个阶段,药企都负有主体责任。在临床前研发时期,CDE是不介入的,并不知道企业具体做的是一个什么药,只有当企业申请临床试验的时候才知道。因此,一方面CDE希望在早期介入,有更多的时间了解、做好准备,特别是对新的靶点和新的技术;另一方面,鼓励企业提前、主动进行沟通交流,虽然CDE不可能帮企业写一个试验方案,但对有困难、有问题的地方,可以从他们的角度提供帮助。
据了解,在沟通中,CDE会基于已有的资料大致评判研发策略是否支持临床试验申请,如果不支持,会告诉企业需要什么数据,还会讨论大致的临床试验方案,有的时候甚至需要对适应症作出调整。会上讨论过的问题将写入会议纪要,作为60天审评依据,临床试验是否安全可行的正式结论要等到60天审评后作出。
和铂医药也是通过这样的流程开展自己产品的申报。在和专家开会沟通的过程中形成会议纪要,在确定会议内容双方都认可之后,药企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申报事项。在正式缴费提交之前,药审部门还会看药企提供的资料格式是否正确,主要内容是否提到等,符合要求后,企业正式缴费。
走完这个流程后,11月5日,CDE公布了第一批默许名单,和铂药业(广州)公司的HBM9161(HL161BKN)注射液成为CDE官网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栏目里公布的首批名单8个品种之一。同时,这也是广东省唯一一个进入首批默许名单的品种。
这让王劲松感到兴奋。回忆起申报过程以及带来的结果,他总结道:“这样,药企接下来的规划就不再和以前那样具备额外的不确定性,国家有了明确的时间规定后,我们心里就有底了,可以同步按规划做其他事情,具备可执行性和可预见性。”
更强调沟通和过程监管
根据CDE网站公示信息,第一批8个药品从被CDE承办受理到默示许可,历时范围是61~82天,都在60日(90天)以内。
通过默示许可制获得临床试验批准的时限已显著缩短。临床试验默许制落地,不仅加速了新药在中国的申报进度,也加快了医药企业的研发进程,打破了新药临床瓶颈,加快了新药从研发到上市的速度。
对于加快新药审批,广东省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早在2016年9月1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广东省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方案》中就提出了深化审评审批改革。支持省内获得国家新药证书的化学药、中药和天然药物以及治疗用或预防用生物制品,参与该省省级药品集中交易。加快构建全过程高效医药产品注册审查、审批和服务系统,着力提高行政审批和服务效率。和铂医药的成绩,也是广州开发区针对新药研发企业大力扶持、推进创新政策落地的成果。
默认许可制的实施,核心在于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而机制的落地,在行业看来,是CDE真正变成了一个服务型机构的重要标志。
广东华南新药创制中心首席科学家张克坚认为,这体现了政府在药审方面的观念已发生了转变。从过去仿制药审批的思维转向创新药审批的思维。“他们知道,新药研发是一个持续探索的过程,包括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其中,临床试验包括了探索性和验证性研究过程,探索性临床试验往往和临床前研究交叉进行,政府部门要鼓励药企尽早进行临床探索,降低新药研发失败造成的损失。”
张克坚强调,IND的审评重点是评价新药的临床价值,关注对受试者的保护。审评是基于创新药临床方案,采用国际通用技术指导原则,看临床前研究资料的合规性和临床方案的科学性。这些缺一不可。
这也是审评专家提醒企业注意资料准备的原因。张克坚认为,自申请受理并缴费之日起60个工作日之内,一定会给出审评结论。审评结论是什么?就是这项临床试验是否安全可行。很多人认为有了沟通交流制度,同时已经受理,受理之后审评,60天后肯定应该过。事实上,最终的结论可能有两种,取决于之前准备的资料如何。
除此之外,在张克坚看来,默认许可制对药审部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做到对临床试验批件获批后的全过程监管。“之前整个临床试验期间的全过程监管比较弱,从现在开始,至少企业会被要求必须定期提交报告。CDE也建立了登记制度,知道临床试验的启动、暂停、回复、提前终止、结束等节点,收集和分析评估不良事件。”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