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为创新“打补丁”,本土药企且行且思

发布时间:2018-12-04 16:13:55作者:李祖德来源:医药经济报

为创新“打补丁”,本土药企且行且思


笔者上周在上海参加了本土创新型上市药企的成果展示会,大咖云集,最新成果数据一一解读。笔者从事医药行业工作7年以来,参加以药厂为主导单位举办系列上市成果展示会,这还是头一回。这样的展示会,也是中国医药转型改革的缩影。

修复创新“补丁”

此次峰会,全国医学界大佬悉数到场,积极推广最新治疗理念进展,是药企互联网化的转折,以创新推动药物创新的发展,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可能大家习惯了每年9-10月守在电脑前,等待着苹果公司或华为公司一年一度的手机旗舰庆典,今后,也许医生也会期待着创新型药企一年一度的新药上市会,为他们更新每年最新的药物版本及相关药物的临床研究“补丁”。当然,药品毕竟不是一部手机,一种新药的研发平均需要太长的周期,需要经历太多的失败,但在中国,一切都方兴未艾,在新医疗改革大旗下,巨大的临床需求未被满足,药品正在以其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不断推陈出新。

出产优质药品

过往医疗改革的问题在于省级招标平台过度重视竞争药品价格,把通过GMP的药物视为同一质量层次。或只单独列出过专利期原研药物为一个质量层次,过GMP药物为其他质量层次。原研药、独家药品无法真正以量换价。中国药品生产制度从对比剂开始,就已经存在千差万别的疗效差别,以省级为单位的招标办还无法完全公平区分各层次的药品,医生转而使用独家或者原研产品替换价低质量低的药品,反而有可能拉高医保报销费用,导致招标看起来药品价格低了,实际上医保付出更多。或对于独家或原研品种因为无法支付医保金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带量,使得独家或者原研品种价格谈判进度缓慢。将药品通过国家一次性评价视为同一层次,本质是质量为先,价格合理,如何让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真正严守质量关,不成为“一次性评价”,以及对于不合格药企处罚力度的掌控,都将成为监管部门的重点工作。药品行业理应成为质量监管最为严厉的行业,以合理的价格带给老百姓优质的药物。

合规报销制度

以前省级招标办无法支付招标药品,属于“点菜的并不买单”,企业积极性容易受挫。但今年17种国家抗肿瘤药物谈判取得明显进展,谈判不到1个月时间,就已经有不下4个省份率先执行国家医保药物目录,且不纳入医院药占比。随着大病用药推进力度的加大,更多的创新药企愿意参与进来,企业由观望转变为积极响应。

当最新治疗药物不断上市,最佳治疗药物实现合理降价,药品质量监管还会越来越严。参考发达国家药物市场,药品是用于治病救人的商品,疗效第一,价格合理竞争。其中,大药厂收益中的60%为创新药收益,而目前中国药物公司新药收益整体上看还不足20%,且多数为me too、me better药物。前路漫漫,本土药企且行且思。

(本文作者供职于恒瑞医药)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