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以药品名义敲开中药海外大门

发布时间:2018-11-29 15:47:09作者:杨峋(东莞暨南大学研究院)来源:医药经济报

目前,中医药供给侧改革仍在继续,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现代化生产和检验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小作坊到工业集成化生产的转变,提高了中药产品的疗效和质量;与地区优势相结合,自建药材培养基地,减少了中药企业原料采购和运输的成本;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推行智慧药房和中药健康产业园新模式,减少了中药企业的营销成本,改善了患者的用药体验。多项举措的并行,保证了中药产业发展的动力,从2012-2017年,中药工业总产值已经连续六年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更是突破了8000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12%(见图)。

在推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中,中药企业的努力也不可或缺。在2002年国内中药企业生产模式较小的大环境下,康美药业斥巨资建成全国规模最大、起点最高、品种最齐全的中药饮片生产基地,最近推出的智慧药房新模式带动公司中药饮片销量增加了30%,也给未来中药企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这些成绩固然可喜,但从长远来看,中药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接受度依然不高,目前只是在海外某些国家或区域零散、局部、随机地开展若干特定的中医药产品贸易,尚未形成广泛可持续展的全方位发展模式。此外,中药产品主成分由于来源于天然物质,成分复杂,受种植环境和加工方式的影响较大,导致部分产品治疗疾病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都无法明确判断,这类产品(包含部分经典名方在内)的临床研究更是寥寥可数,这也是中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不被接受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提高国际市场对中药产品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在相关部门的推动和中药企业的不懈努力下,目前已有部分中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临床和上市批准。其做法或对计划涉足国际市场的中药企业有一些借鉴意义。

美国:以化药新药为准入方向

美国FDA从未把中草药作为一种药物来看待,都是以一种膳食补充剂来批准,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单味成分或结构简单的复方产品。

因此,复方丹参滴丸另辟蹊径,希望以药品的名义获得FDA的批准。然而,FDA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只能按照化药新药的要求对复方丹参滴丸进行审评,要求提供详细完整的结构组成、生产信息、质量标准、检验报告、原辅料来源、稳定性数据、非临床试验和临床试验结果等信息。加上其本就复杂的成分组成——丹参、三七、冰片相互发挥作用,要说清楚药理作用更是难上加难。

作为进入FDA市场的先驱者,天士力集团只能摸索前行。目前复方丹参滴丸已获得美国FDA Ⅲ期临床试验批准。前方道阻且长,但未来可期。

荷兰:做好质量控制和验证性临床试验

地奥心康胶囊的国际化之路相比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走得快一些,从向荷兰药品评价委员会(MEB)递交欧盟药品注册申请到最终获批在荷兰上市仅用了4年时间。而复方丹参滴丸十多年过去了仍然处于Ⅲ期临床阶段,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仍在于美国和欧盟两个药监部门监管体制的差异。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有专门针对天然药品和传统中药研究、注册和审评的《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和《欧盟传统草药专论》,这些指导性文件对于中药企业在欧盟的注册都有不小的帮助。

文件规定,对于在申请日之前已有长期安全使用历史的草药产品,可以进入简易审批程序,只需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和验证性的临床试验,甚至只需提供相关的文献或专家论据来证明中药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便可以了。这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注册的难度和成本。

地奥集团正是借助这一政策的优势加快了产品获批。地奥心康胶囊1987年在我国获批上市,2006年与荷兰应用科学院(TNO)合作为欧盟注册展开研究准备工作,2008年提交申请时已在国内拥有20年的安全使用经历。此外,建立了原材料穿龙薯蓣规范种植基地,并建立起一整套先进完整的检验检测设备和程序,以保证心康胶囊质量的优异稳定。2011年年底,通过基于循证医学大样本双盲临床试验,完美解答了评审人员对于药效和人种适用性的疑问,最终于2012年3月获得了荷兰MEB的上市批准,并且创造了中国医药发展史上的三个第一:全球第一个突破高纯度甾体总皂苷工业化生产的技术难题;我国第一个进入发达国家主流市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性药品;世界上第一个获准进入欧盟市场的非欧盟成员国植物药。

结语

中药产业的国际化,需要千千万万个像天士力和地奥这样的企业,从基础研究做起,充分了解产品的成分、疗效和作用机理,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从容应对国际标准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RCT)和GMP现场审核。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中药企业大胆研究、开拓创新,让更多的中药产品以药品的名义踏入国际化的道路。

TIM图片20181129155050.jpg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