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建立全流程质控数据库势在必行

发布时间:2018-11-28 14:37:12作者:石正国来源:医药经济报

产品生产与产业监管出现问题,其实是产品生产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的“小金库”“小地盘”心理在作怪。

不少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管理时,往往不是合理的科学决策能够保留下来并得到发展,而是那些握有管理权的“符合逻辑”的东西保留了下来。真正科学的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建议因为触及到管理者、企业当权者的利益而被排斥、被“发配出关”。结果,企业的产品生产不是在搞技术,更多的是在搞小地盘、小政治。这样的产业背景能够很好地发展产业技术,打造良好的产业团队吗?长此以往,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将靠什么来发展实业?

建质量风险管理数据库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无论是私有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是社会的公平成员,都有权利和资格平等参与社会竞争,按照规范、统一的模式组织社会资源,进行产品生产和企业运作。产品生产的技术管理也要按照全国统一的标准和操作模式进行。只是不同生产线生产的产品不同,具体内容不同,但模式是通用的。

网络高速发展,云计算技术风生水起,为什么在我们的制造业得不到有效发挥?这是生产管理者或小企业家们那点“技术秘密”在作怪。为了保密,产品生产的整个环节成了“暗箱”,再搞品牌包装,成为所谓的“大品牌”战略发展模式。这种情况下,怎么会有很好的发展?

让每一个消费者有产品生产过程和质量的知情权,企业要公开生产数据和质量信息来树立品牌特色,前提是建立产品生产和监管的统一数据库平台。生产是否规范、管理是否到位、产品生产的配套工作是否及时、是否造假、造假程度如何,根据数据的趋势、录入时间就很明确了。当然,我们也可以努力赋予这样的公用产品生产和质量数据公开系统更多的使命。

2011年发布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提供了质量风险管理、确认与验证两个最基本的工具。既然是管理工具,就要在产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各种场合广泛深入应用。建立国家层面的制造业质量风险数据库,全国制造业都采用规范的相同模式实施完整流程的质量风险管理,建立并不断完善质量风险数据库和管理体系,企业的管理者、产品生产的所有参与人员充分参与质量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然后确保质量风险的有效控制和风险控制措施全面落实。

生产数据质量信息透明

建立全国统一的全流程的制造业质量风险管理数据库,要求企业都在其中建立产品生产的质量风险数据库,将落实质量风险控制的所有因素返回到该体系中,生产数据和质量信息透明化。你要是好的产品,就敢于全面公开数据,明确告诉监管机构和消费者,产品的质量风险是全面有效控制的,质量是可靠的。

虽然工业品的核心技术是保密的,但是生产过程的数据和质量信息是透明的。完全可以根据消费偏好来选择更合适的产品,让潜在的任何有污点的产品都无处藏身,实现理性消费,放心消费。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某组生产数据或者质量信息的特殊优势作用,建立属于企业的真正品牌,而不需要特殊的认定,何况那些认定未必有效,且毫无意义。

在“一带一路”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下,如果我们的制造业没有足够的品质保障,这个战略构想就会落空。相反,通过制造业的完整流程质量风险管理,控制了产品的质量风险,真正保障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就为我们的民族复兴大业奠定了制造业的实体基础。

通过制造工业产品和质量信息的公开透明化,全面督促和提高制造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将使我们在更严峻的竞争和挑衅中更有底气。在更为公开、更透明的产业基础上,把每一个中国人都凝聚起来,共同打造民族复兴的全体中国人团队。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