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激发中医药大健康生态系统活力

发布时间:2018-11-28 14:02:52作者:本报记者 张蓝飞来源:医药经济报

嫁接全球资源


中非合作论坛日前在京闭幕,“一带一路”的多国高层也齐聚于此,共享共赢,共话未来。

在全新发展阶段,中国医药产业也需要更宽广的全球视野,而如何加强中西文化交流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走向世界,尚待时间考验。


迈向国际化的关键节点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长期保持着良性的文化交往,加强中医药合作前景广阔。前不久,第二届中国(连云港)国际医药技术大会系列活动专门设立了“‘一带一路’医院院长论坛”环节,与会专家认为,只有通过整合利用各方资源,引进海内外科技人才和专业技术,并积极嫁接全球资源,才有助于打造更具活力的中医药大健康生态系统。

江苏省卫生系统负责人在会上指出,无论是深化医疗改革还是医药产业升级,都要求抢抓“一带一路”机遇,积极学习国外突破性创新技术。“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不能只把眼光放在国内先进城市的先进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身上,还应当睁开眼睛看世界,向先进的标准和技术看齐。”在过去的中医药国际交流中,中国输出更多的是文化和理念,但由于中医和西医在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上存在本质差别,中医药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处于补充替代地位,中医的国际传播和发展还存在政策、技术等壁垒。

康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开发中心推广总监贾廷巍表示,中国医药产业经历落后到奋起直追的过程,中医药逐渐得到国际主流学术界认可,然而,很多中药制剂在国内无法阐明机制,这个问题亟待解决。“‘一带一路’为中医药提供了走出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相当多的中药产品已经迈出国际化步伐。”

据悉,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相继承认了中医或中医师行医的合法地位,兴办中医教育,推进中医准入制度,增设中医医疗服务,开展中医药学术研究,开放中药市场,中医药在“一带一路”地区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目前,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绿叶集团血脂康胶囊、康缘药业桂枝茯苓胶囊、现代制药扶正化瘀片等中成药分别在发达国家进行不同阶段的临床研究,中医药发展进入了迈向国际化的关键节点。


知识产权保护待升级


中医药在海外传播中,涉及国际传统医学规则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等多方面问题,需要全产业链携手制定和发布中医药术语、信息、技术、服务、专用器材等相关国际通用标准,不断提振我国主动制定国际传统医学发展政策、标准、规则的参与感。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李宗芳告诉记者,中国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产品,就没有办法形成优势,没有核心竞争力。“医药产业必须要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产品,为全生命周期公众健康提供保障。”

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已明确中国未来15年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提出了加快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争取在中医药进入国际主流市场方面取得突破。有了顶层政策加持,中医药企业唯有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发挥自主知识产权优势,才能夯实企业国际化发展基础。

不过,由于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药知识产权存在主体多样性和客体复杂性的特点,它有别于一般知识产权领域。据统计,我国已有超过900种中草药项目被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企业抢先在海外申请了专利,这个客观存在的情况必须正视。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化学药与医疗器械处处长华玉涛进一步表示,“定制化、个体化是未来医药产业的发展方向,工程技术的创新应用,为创新中药的研发和转化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企业应当积极参与制定相关产品的国际规则和技术标准,在全球知识产权舞台争取更多话语权。”

业内普遍认为,需要继续修改和完善专利审查制度,充分发挥专利法保护中成药处方、复方药组分和单位药组分处方、炮制、生产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建立统一、完整的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制度保障道地药材质量,探索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的著作权保护,保护文本知识产权。

在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下,与会专家建议,全球化时代只有以坚实的科研能力为基础,企业战略和措施才能顺利施行、长远发展。中医药企业不应仅局限于内部研发创新,还可以选择与国内外具备较高科研水平的学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出更加符合当地临床需求和监管要求的产品。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