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膳食补充剂扩容,外资加速并购拓渠道

发布时间:2018-11-28 11:48:38作者:本报记者 胡睿 发自北京来源:医药经济报

健品进出口商会主办的“第五届膳食补充剂国际合作专业论坛暨荟健康&美柏莱签约仪式”上获悉,中国营养健康产业规模已超7000亿元,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而在快速增长的中国营养健康市场中,越来越多的外国品牌进入中国。

中国医保商会副会长谈圣采介绍道,2017年,中国营养保健品进口额达21.9亿美元,同比增长42.2%。进口产品主要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德国。进口额较大的省(市)分别是浙江、上海和广东。跨境电商发展迅速,Blackmores、Swisse、Movefree、GNC等品牌产品进口额名列前茅。

会上另有专家指出,由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很多海外品牌虽看好中国机会,但在资质申请、渠道拓展等方面屡屡受阻。海外品牌联合中国企业纷纷以收购、合作等多种方式,嫁接国际资源,曲线入华。国内保健产品市场格局正向“中国资本+海外品牌”的模式转变,中国保健产品市场正在泛红。

产品开发中西并重

中国膳食补充剂虽然市场容量大,需求旺盛,发展迅速,但保健食品功能相对集中,益生菌、运动营养、关节保护、美容等品类发展较快。与此同时,跨境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发展迅速,海外膳食补充剂品牌成长迅速。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营养保健食品进口市场份额中,美国排名第一,进口额为4.4亿美元,占总量的20.1%;其次是澳大利亚,进口额为4.2亿美元,占比19.1%;德国进口额近2亿美元,占比9.1%;泰国进口额1.3亿美元,占比5.8%;中国台湾地区进口额为1.2亿美元,占比5.6%;印度尼西亚进口额为1.17亿美元,占比5.4%(如图所示)。

香港荟健康CEO刘键指出,中国卫生健康产业规模仅次于美国,2020年有望达到30万亿元,庞大的需求趋势必然迎来政策的规范化和企业完善的供应体系。从目前中国营养健康产品市场供应情况看,在已经可以购买到许多外国品牌产品的前提下,加拿大等国品牌产品以严格的品质倍受欢迎。

她指出,“无论在中国市场还是加拿大市场,补充营养素给社会节约下来的医疗成本,数字之大让我们无法忽视。”西欧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如果启动全国性维生素D补充计划,每年节省的医疗成本就高达2600亿美元。

谈圣采也表示,我国营养保健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未来上升空间巨大。特别在新《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后,膳食补充剂在国内的普及和重视程度提到了新高。

对于膳食补充剂未来的产品方向,加拿大美柏莱创始人Dr.Peter Ou表示,膳食补充剂应形成传统中药与现代西药互补、相乘的关系。

原料出口数量巨大

销售方面,膳食营养补充剂的销售渠道包括专业店零售、大众市场零售、医务人员销售、电视购物、广播销售、网上销售等多种渠道。在美国,其销售主要依赖于专卖店和大众市场的实体店形式。与美国以商超专柜为主的销售形式不同,我国直销渠道占比较高,“店铺+直销+服务”的复合式商业模式成为主流。

为打通中国市场,外资企业加速并购,试图寻求更好的渠道进行产品流通和运营。

会上,加拿大美柏莱品牌与荟健康(香港)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协议,通过荟健康(香港)有限公司将美柏莱品牌旗下的优秀营养健康产品引入中国。

“国外膳食营养补充剂已经拥有非常高的水准,未来通过膳食营养补充剂攻克一些现代医学难以治愈的疾病成为可能。”会上专家提示,国内企业生产膳食营养补充剂的历史较短,但企业研发生产能力提速较快。“全球维生素及膳食营养补充剂销量为842.6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份额居首,为26.2%;日本作为第二大市场占据22.2%的市场份额;中国快速增长为第三大市场,拥有12.7%的市场份额。”

来自CCCMHPIE的数据还显示,中国是全球营养健康原料最主要的生产供应地,维生素、提取物、硫酸软骨素、氨基酸类、硫酸软骨素、辅酶Q10、蜂产品、Ω-3等产品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中国也是全球营养保健产业发展潜力最大、增速最快的消费市场。

TIM图片20181128121330.jpg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