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海淘“网红药”监管须合力

发布时间:2018-11-22 16:01:00作者:廖海金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来,一些海淘的“网红药”日渐在朋友圈走俏,主要集中在儿童用药、减肥药、日常喷雾药水等药物类型,亟待多方合力加强监管。

网售药品最大的“软肋”是安全得不到保证。线下实体药店、医院要在药品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下经营、使用,包括药品销售机构资质、从业人员资质、药品质量安全等,都有一套成熟的机制。然而,网售尤其是海淘药品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目前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有些消费者通过海淘方式购买的所谓“特效药”“神药”,药品外包装上连中文说明和生产批号都没有,其背后隐藏的安全风险可想而知。

在网络上进行国外药品海淘、代购的,既有正规的网店,也有个人微商,都是游走在法律监管的灰色地带。他们直接从国外购买的未经国内相关机构正规检验的药品,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在我国是禁止销售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在网络上通过海淘、代购获利的网店、微商向购买者推荐药品时,往往只是根据购买者描述的症状来下单。不同的疾病可能会表现出同样的症状,相同的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又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这种依靠非职业医生(药师)来帮患者下单买药的方式,风险实在不小。轻则对患者的疾病没有疗效,耽误了正规治疗,重则不治病反致病,给用药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威胁。《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84.9%的家长给孩子用药时存在安全隐患。而海外代购药品作为一种“自我药疗”行为,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盲目使用国外代购药品的确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例如非实地购买,未有医嘱,对药品成分、使用禁忌等不甚明了,用药风险较大。而且,因体质的不同,西方人与亚洲人在用药剂量、方法和疗程上有着重大区别,部分药品若无相关临床实验数据验证,服用后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在国内很难处理,特别是涉及儿童药品风险更大。专家特别提醒,海淘药品有风险,尤其是儿童常用药不建议海淘。买药务必认准国家的进口药品注册证书,并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因此,希望海关、电商和药品监管部门加强对网红海淘药的查验检验、审核及监管力度,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