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角色性模拟教学提升中医实战能力

发布时间:2018-11-21 18:01:40作者:本报记者 马飞 摄影报道来源:医药经济报

8月19日首个“中国医师节”刷爆朋友圈。当天,北京各知名中医院的14名中医师在京接受了一场特殊的临床培训,远在美国的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经方常委陈虹樑医师通过互联网为他们进行远程模拟教学。

由于我国以院校教育为主的高等中医教育存在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传统中医特色优势蜕变、现代科技难以引入等问题,且中医学的许多实践技能不是全然规范化可照本宣读的“技术”,而是灵活性很强的“技艺”,因此,如何提升中医临床服务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8月17-18日,在中山市人民政府和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模拟医学大会上,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黎晖教授提出,“要探索模拟医学在中医教学领域的应用。建立人体模拟实验室可避免医学生在掌握熟练技巧前给患者造成痛苦,使中医教学走向人性化。此外,角色性模拟教学能让医师在临床实践中模拟主治医生及住院医生参与管床,直接面对患者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升临床服务质量。”

针灸急救:优化技术规范流程

据悉,目前我国各大模拟中心大多还处于独自设计与自我发展阶段。2015年上海交大成立“中国医学模拟教学联盟”,2017年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模拟医学部成立,然而目前模拟医学应用于中医院系统改进领域关注很少。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在“妇女分娩”病房模拟实验室,能模拟“压胸、插喉、除颤仪恢复心跳、妇女分娩”等多种医学急救方式。

前述专家称,为满足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需求,切实提升模拟教学技巧,必须强调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的重要性,强调提升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的核心作用,医学模拟师资的培养是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

记者看到,中医骨伤科模拟教学、中医妇科如异位妊娠情景模拟演练等高仿真在临床教学应用作用独特。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王杉教授表示,“模拟医学能促进住培教育资源均衡化,但要注重潜在的应用场景,模拟医学可在医院运营、财务管理等方面建立模型,还能做到决策辅助的模拟。”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医药走出去越来越被国外临床医生所接受,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模拟医学发展道路至关重要。目前虽然实现了中医人才培养规模化、标准化,但质量下滑、课程体系陈旧、培养模式老化等不能不引起行业对现在教育体制的反思。

以针灸为例,针灸是中医药学中最先走向世界的,尤其在部分西医手术麻醉中发挥重要作用,潜力待挖。“模拟医学并非是解决医疗服务缺陷的神药,但它却为风险识别、效用效率等问题提供了实用工具。目前我们也在筹划广东模拟医学应用学会,一旦与企业和资本结合,将会形成一个新兴的模拟医学产业,形成产学研医的闭环。”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模拟医学部主任委员吕建平教授认为。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任杨爱平直言,要把模拟医学发展与国家基础教学项目结合起来,与教育部联合推进。此外,要强调技术优化,完善设备,要在标准环境下优化服务流程,同时建立产业生态。

儿科推拿:模拟与临床融合

广东省卫计委近日印发《儿科服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强调要加强中医儿科诊疗服务,尤其要注重儿科专业住培规模和质量,加强儿科专业学科体系建设和临床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儿科专业诊疗质量。黎晖直言,“模拟医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改进思路。”

对此,行业资深专家廖新波表示,“通过模拟技术创设高仿真模拟患者和各种医院工作场景,可供临床医师反复练习,且可安全地创造及管理医院较难遇到的、具有挑战性的复杂环境,减少患者潜在医疗风险,同时还可延伸到中西医系统改进和团队培训。”不过他强调,如何标准化培训是关键。

据悉,模拟医学在国外已大量应用于医疗服务中来。在我国,目前对其认识较为粗浅,且模拟医学如何带动医疗服务产业、医械研发产业及关联产业的革新没有体系性研究。如小儿推拿为何疗效神奇?用中医理论解释是疏通经络、阴阳平衡、扶正祛邪等,但西医不服,如穴位的存在怎么看具体位置?

“中医有中医的理论依据,但医师要用西医解剖定位来证明穴位的存在,用临床案例观察胃液分泌数据来证明补脾确实能促进饮食、增强胃功能,这些都需要医师扎实的临床经验。”专家称,以小儿推拿为例,目前这类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我国目前经过专业培训的小儿推拿师不足11万人,根本无法填补650万人的市场空缺。全国0-12岁的儿童接近3.6亿人, “二孩”政策放开后,每年新生儿逐年增加,小儿推拿服务能力亟待破局。

“但模拟医学是临床医学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切不能过度模拟,进而造成对真实医疗环境的误解。”这是业界专家反复提到的一个观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姜冠潮教授负责了国内第一家模拟医学中心的建设,他认为,“模拟医学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桥梁。现在要做的是,不能为模拟而模拟,医疗单位应以需求为导向,建立规范的模拟医学认证体系,注重模拟医学对临床医疗质量和能力提升的量化研究,要有专业课程,由熟悉模拟医学的老师进行系统化研究和全面推进。”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