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A建言

发布时间:2018-11-21 17:30:24来源:医药经济报

为加强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起草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征求截止至8月22日。


[建言]确保中药产品优质生产的规范性

从前,有人问笔者如何看待GAP由认证改为备案,对于这类问题的回复,我想应该首先回答何为中药。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包括来源于动植物、矿物的中药材及其饮片,以及以此为原料制成的中成药或中药制剂。作为药品,其基本的质量属性就是安全、有效、稳定可控。

要达到上述要求,生产规范是根本。中医用药,历来讲究道地、地道,就是规范。“二月茵陈三月蒿,到了四月当柴烧。”讲究采收季节,就是规范。“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是对炮制规范的总体要求。

清代徐灵胎有言:“煎药之法最宜深究,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明代李时珍曰:“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卤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这是对事医药者煎药规范重要性的告诫。

广义的中成药生成,应包括中药材的生产、中药饮片的生产、中药制剂生产,其生产的规范应贯穿到全产业链。“质量源于设计”,优质中成药产品的生产需要将产品质量设计落实到田间地头、炮制车间。GAP认证也好,备案也好,拿到证书不应是最终目的,确保将中药材生产的规范落实,保证中药产品质量切实提升才有意义。此次对中药材GAP的条款进行修订,一些规范性的要求更具体、更明确,这是在实践中认识提升、要求提高的必然。

平心而论,这些条款相比WHO的GACP要求还有很大需要努力提升的空间。但分析官方释义的17个关注问题,至少可以反映,为中药产业健康发展,整个行业从监管到执行层面,大家都在认真思考、落实,这就是希望。中国已正式成为ICH管理委员会成员,从过去的旁观者,要成为相关规则的制定者。在《中国药典》药品标准的制定上,我们的目标也很明确——努力实现中药标准继续主导国际标准制定,化学药、药用辅料标准基本达到或接近国际标准水平,生物制品标准紧跟科技发展前沿,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要实现梦想,在确保中药产品优质生产的规范性方面,还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优化生产的规范性要求,这其中,包括中药材GAP。

(某大型医药央企 陈周全)

国家医保局近日公布,截至6月底,全国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已破万,备案人数和直接结算量持续快速增长。国家平台累计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59.9万人次,医疗费用150.3亿元,医保基金支付91.0亿元,基金支付比例60.5%。


[建言]拉升医保性价比

实现医保跨省结算,确实能够缓解参保者异地医保报销难,但笔者注意到,医保异地支付比例只有六成,还是不够高,建议下一步继续提高医保性价比。

一是地方医保部门要打有准备之仗。医保服务绝非只有报销医疗费用这一简单功能,它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替参保者购买高性价比的或优质的医疗服务。换言之,医保机构要积极作为,要先对异地医疗资源进行摸底和价值评估,寻找并确定参保者所需要的高性价比的或优质的医疗服务,然后与供应者(医疗机构)建立契约关系或买卖关系。这就意味着医保服务绝非粗放式,需要精细化和有精准度。

二是基本医保要与商保进行合理衔接,让商保解决医保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让商保为参保者的医疗费用进行二次报销,以此进一步减轻参保者的经济负担。

三是加快推进“三保合一”(三明经验)和全民医保,开源节流,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最终把医保蛋糕做得更大,为全面提高医保水平、维护医保作为公共品的公平性创造条件。

随着我国保险业逐步开放,业内竞争会日趋激烈。医保部门应用更多的智慧与魄力,大胆改革,努力提升医保性价比,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青华)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