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美国天价处方药思考

发布时间:2018-11-21 14:58:58作者:卢金淼来源:医药经济报

2018年美国Netflix出品的6集系列纪录片《Dirty Money》,以美国近年来热点事件为出发点,追查背后的真相以及故事。其中,第三集标题为“天价处方药”,颇受人们关注。

该集纪录片详细描述了美国上市公司威朗制药(Valeant Pharmaceuticals)通过利用股市募集来的资金,大肆并购医药小公司,最终形成垄断地位,从此致力于大力提升药品单价,一步步推出了天价处方药,进而谋取高额黑钱的内幕故事。

威朗黑幕

威朗制药作为一家美国上市医药公司,其策略并不是以不断推出创新药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不断收购小型医药公司来实现利润增长。虽说这样做也并未不妥,但这条路带来了更高的新药成本(现金融资和借贷利息),本质上并不省钱。举个纪录片中的例子,当威朗公司通过溢价收购了一家小型制药公司,小型制药公司因被收购获得了足够的利润,但是威朗公司付出了额外的成本;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率,弥补亏损,威朗公司唯有将原来小型制药公司的药品提价,来弥补自己的收购损失和提升利润。

在收购了100多家小型医药公司以后,为了弥补收购带来的损失,威朗公司的主要策略就变为注重销售和市场,大幅提高已有药品的售价和销量。虽然由此导致使用威朗制药药品的人数少了,但威朗的收入却增加了,有了更好看的财务报表和分红。

在道德方面,威朗公司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但实际上并非只有它一家公司如此操作。调查显示,很多药企的利润增长,都源于药价的增长。然而,在利润率方面,威朗公司则讲了一个好故事,其砍掉了90%的新药研发费用,进而转向各种纷繁复杂的药品垄断策略和销售,股票还不断暴涨。

孤儿药是利润点

威朗制药大量收购小型制药公司带来的庞大债务需要极高的利润来支持,在病人数量没有急剧上升的条件下,唯有提升药品单价,在已有的病人身上获取更多的利润。如果现有的药品降价,其可能面临破产。

例如,达拉匹林的活性成分为乙胺嘧啶,最早于1952年上市销售,是一种保护免疫缺陷患者不被弓形虫感染,救治艾滋病患者的重要药物。该药早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由此,作为一种价格低廉的非专利药品,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入了基本药物清单,设定为一种国际化的基本药物。但在美国,该药价格翻了50多倍,由一片13.5美元涨到750美元。作为一款基本药物,其应该是在专利期过后,由大量厂家对其进行仿制,降低药价从而使更多病人获益,然而目前却发生了完全相反的情况。这背后的原因,就是达拉匹林是一种极少数人群使用的特效药或孤儿药。而这,可能也是威朗公司提价前所考虑到的。

内在价值难以忽视

事实上,新药的高昂售价一直都饱受批评。通常认为,药物是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不能完全由市场定价。但药物公司的研发费用非常高,依靠短暂的新药专利期内通过卖高价赚回成本也无可厚非。过度压低药价会打击药企的研发热情,药物不能更新换代,受害的还是患者。

1970年印度修订《专利法》,对食品、药品只授予工艺专利,不授予产品专利,这意味着印度放弃了对药品化合物的知识产权保护,使得本国企业能够获得大量仿制药生产许可。印度式的仿制药,完全无视专利保护,政府提供地方保护仿制,充当全球药品推销员。目前印度境内拥有FDA认证的药厂数百家,可向美国出口约近千种获得FDA批准的药物和制药原料。虽然印度利用其降低专利门槛和低制造业成本的,其国内的药企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印度模式只强调药品的生产成本,忽视其非物质成本,不尊重知识和创新的内在价值,对真正的科技创新动力是饮鸩止渴的行为。   

结语

就像此纪录片中提到的,最恐怖的事情就是:药品涨价了,你却找不到医药公司的任何不法之处,而病人仍旧需要药品治疗,需要支付高昂的药品费用……对于高价处方药,一般解决方案有两种:一是制药公司在不同国家地区依据当地的收入情况制定不同的区域定价;第二种是政府补贴药企或与药企谈判,让患者用上救命药,同时保证药企有利润。

回到纪录片的片名《Dirty Money》,钱是理性的,钱是道德中立的,钱是被那只看不见的手挥来挥去的。药品商人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吗?其他类型的商人呢?不可遗忘的是, 生命永远至高无上,药品应该是福利不是负担。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