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饮片炮制问题依旧 业界共商破局之道

发布时间:2018-11-20 17:51:05作者:本报记者 郑莹莹来源:医药经济报

饮片炮制问题依旧 业界共商破局之道


“我们走访了很多药材加工基地,发现不少基地是采用‘农户+基地’种植加工模式。我们收集了不同产地的药材,15批药材中超过半数为不合格产品,产地加工问题值得关注。”近日,在首届中药饮片产业链高峰论坛暨中药饮片行业发展规划研讨会上,有高校的中药材研究者指出了当前产地加工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药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中药饮片领域早前备受关注的产业前端中药材种植、初加工的问题,在各方努力之下,有了显著改善,但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任德权看来,“好饮片的数量还不够”。

饮片加工问题依旧

“中药饮片并没有纳入医院采购‘零加成’的要求中,中药饮片进入新版医保目录给中药行业带来了增长红利。2017年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约为2400亿元,今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盛实百草药业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唐琳介绍。

在场也有企业表示,行业虽然迎来利好,但痛点依旧存在。

在精准扶贫等政策引导下,中药材种植成为扶贫的方式之一,但农民盲目引种,不规范种植,导致药效成分不合格,这一问题在近两年表现得更为明显——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重金属超标,从而导致部分符合标准的药材难以取得。又因为农民对药材不了解,采挖期过早,导致药效含量较低;产地加工不规范,导致药材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此外,硫磺熏蒸问题依旧存在,且一些产地药材,农民直接简单加工就进行交易,掺杂使假,染色增重,导致药性改变。

从监管层面,也可以明显看到这一混乱使得中药饮片产品屡屡被抽检出问题。2017年相关部门共发布46份药品抽检不合格通稿,其中22份是关于中药饮片,涉及611批次,占不合格产品占比为65.98%,中药饮片企业成为“黑榜”常客。

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贾天柱认为,除了产地的问题,中药饮片炮制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由于一些企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炮制环节出现了掺杂使假、增重染色等违法违规操作行为,也有的炮制程度太过或者不及,值得行业和监管部门进一步关注。”

多举措并行

鉴于目前发现的问题,8月底,国家药监局发布了《中药饮片质量集中整治工作方案》,要求要严厉查处中药饮片的违法违规行为、流通使用环节违法违规行为、非法生产经营中药饮片的行为,同时要加快完善符合中药饮片特点的技术管理体系。

除了监管,在标准制定方面也需要不断完善。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大永以川贝母为例,提到质量标准的问题。其公司通过对新荷花、康美、华邈、康仁堂等多家企业374批次川贝母的质量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川贝母随传统等级由低到高,不合格率反而呈现递增趋势。“为此,我们召开了川贝母质量标准研究专家咨询会,与政府部门沟通标准问题。”

张大永认为,饮片生产企业除了要积极和相关部门保持沟通,积极参加中药饮片征求意见等标准制定的工作外,还要加强质量管控,对原药材、炮制辅料、饮片均严格检验;建立饮片保质期,建立生产品种的负面清单。

就炮制的问题,贾天柱建议,特色炮制技术可以传承,但绝大多数炮制工艺势必要走向规范化一致化。切莫把临方炮制扩大化,要区分临方炮制与常规炮制的概念。

关于采购价格低的问题,张大永也提到:“使用单位要摒弃原有低价采购的固有理念,真正做到优质优价,采购规范企业生产的优质中药饮片,保证公众用上放心药。”

唐琳针对具体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意见。她认为:“黄曲霉毒素超标的问题来源于环境污染,要规范产地加工环节,合理干燥,精细挑选,去除不合格品种;要规范农事管理以解决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另外,应加强对染色问题监管处罚力度,以及加强中药材从种植到销售使用的全过程质量管控。”

会议还透露,在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的组织下,“中药材无硫加工、无黄曲霉毒素、无公害农药以及全程可追溯”为核心的“三无一全”基地也在逐渐搭建中。在第六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交流大会上,盛实百草、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山西振东、保和堂(焦作)制药有限公司、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被授予“三无一全”基地企业证书。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