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便利店卖药?药店先下手为强

发布时间:2018-11-20 17:40:12作者:郑佩来源:医药经济报

便利店卖药?药店先下手为强


近日,北京市商务委、发改委、财政局、工商局、药监局等七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连锁便利店可按有关标准申请零售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申请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的可由企业总部统一配备质量管理人员。这意味着,连锁超市也能买到药。一时间,“狼来了”的声音在各大公众号此起彼伏。狼,真的来了吗?

便利店卖药几年前尝试过一次,因为品类不全,没有消费习惯,没做起来。药店卖OTC最大的优势是品类全、店员专业推荐和消费习惯,加上GSP认证和药监部门日常监管,老百姓买药放心。

便利店擅长新零售

但便利店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人流量比较大,当然最大的优势是新零售。新零售就是: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升级改造,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将线上服务、线下体验及现代物流深度融合。把OTC产品纳入新零售范畴,便利店有经验。

其次,连锁便利店销售OTC乙类,可以借助另一个强大的工具——物联网。物联网目前在各大便利店的运用非常成熟,而商超便利店的品类和规格远远大于药房。如果通过物联网,可以准确进行大数据采集,对门店实施动态管理,根据便利店周边人群的消费习惯,对顾客推广药品也更加精细化。

再次,在动销活动方面,连锁便利店更具备经验和优势。快消品的促销手段和技术领先药品10年以上。药品销售,特别是OTC产品销售,比如陈列、生动化、POP、店员培训、教育、推广、打折、买赠、礼品、捆绑销售、会员价、会员卡等终端推广和促销手段,都是跟快消品学的。就连现在药品销售非常火的动销,都是快消品的舶来品。快消品竞争的前沿阵地在哪儿?商超便利店。

药店拥抱互联网

所以,这次是狼真的来了。我们正纠结于医药分开的大趋势,考虑做不做院外DTP业务的时候,便利店要来分药店的一杯羹了,而且来势汹汹。药店应该怎么办?

笔者认为,药店应该围绕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拥抱互联网,实现专业化。与其等着便利店搞,不如药店自己照着便利店的思路先搞起来,取长补短的同时发挥自己的长处,可以轻松应对便利店的竞争。具体应对措施有:

1.拥抱“互联网+药店”,比如各地兴起的DTP智慧药房、智慧互联药房。传统的药店会被智能的无人药店所替代,在大数据帮助下,实现规模集约化配送,人力资源成本下降,原来一个药店几个药师,通过互联网,一个药师可以在线管理引流几个无人终端。

2.向专业化药店发展,向医疗机构靠近,比如医院旁边的药店依据政策审批,和医院HIS系统相连,顺应医药分开大趋势,向专业处方药服务转型。在专业的DTP药房,药房对患者的慢病管理和药事服务是最重要的。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