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AI+医药”发展迅猛 产品上市审评可期

发布时间:2018-11-01 20:40:20作者:本报记者 齐欣来源:医药经济报

“AI+医药”发展迅猛

产品上市审评可期


近一年来,国内外围绕“AI+医药”进行研究和探索的项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应用场景也越来越丰富,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逐渐成为推动医药健康发展的新动能。

政策大力支持

7月26日,在2018年“互联网+”数字经济中国行·广东峰会医学人工智能专场上,原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指出:“互联网、人工智能逐步走向各个领域,纵深到每个环节。如果能够发展,政府是关键所在,观念要有所转变。最近国家卫健委允许医院开展互联网医院和处方外流,无疑促进了人工智能、互联网+医药的发展。”

广东省科技厅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处长云丹平对此表示赞同。他表示:“人工智能发展如火如荼,上至地方政府,下至企业、高校院所,都对其展现出极大的热情。世界各国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及产业发展进行前瞻布局,我国也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正式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为抢抓人工智能的重大机遇,广东省委、省政府主动谋划人工智能发展,启动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着力构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国家科技部公布了百度自动驾驶、阿里云城市大脑、腾讯医疗影像和科大讯飞智能语音四大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据云丹平透露,在此契机下,广东遴选医疗影像、智能无人系统等一批具有较强开放创新基础的领域,打造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同时,将推动政府数据开放,探寻行业和企业主动介入,建设以数据交易为核心的社会化专业公司和孵化器等机制。加强社会属性的研究,建立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地方法规和伦理道德框架。

最近,国家医疗器械审评中心也表示,明年将有大量AI医疗产品进入上市审批,中心己经成立Al研究工作小组专题研究相关技术审评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AI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元化。医学影像处理是“AI+医药”的突破点,随着AI辅诊能力越来越成熟,AI可以实现辅助临床医生做出疾病预测,为病人提供智能导诊、预诊,以及智能随访等服务。此外,AI还在智能健康管理、传染疾病预防管理、药物研发等更广泛的医药健康领域发挥作用。

人工智能、机器人、区块链、3D打印、大数据等技术都将为医学创新赋能,这也预示着将来整个医疗环境、医疗模式、医生就业模式的转变。廖新波认为:“对于人工智能产品,当技术同质化之后,服务就是产品的制高点。关键在于怎么取悦医院,让医院觉得应用人工智能会使管理更加科学、更加节能,学科建设得到提高。”

AI产品功能不断增强

随着“AI+医药”场景频频落地,行业已形成共识:AI+医药不仅可行,更是广阔的创新之路。AI不是用来替代医生,而是当作助手,辅助临床医生提升诊断准确率和效率。据了解,目前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参与到AI+医学的项目中,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得以不断学习、不断提升,AI产品对疾病的判别能力在不断增强,实时病灶提醒、实时良恶性辨别等对临床医生更实用的功能逐步实现。

“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是肿瘤防治的不二法则,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癌症早筛带来了新机遇。”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何建行看来,国内医疗影像数据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放射科医师的增长速度,医生压力超负荷,人工智能成为医生助手,辅助临床医生更准确、更高效地发现早期癌症,减少漏诊的可能性。更有意义的是,通过医联体联动,利用人工智能的传递,让基层医疗系统也能具备高水平早癌诊断能力,让更多患者受惠。

今年以来,医疗机器人、影像辅助诊断、智能药物研发、智能诊疗、智能健康管理等“AI+医药”领域的研究应用发展迅猛。国际上有以Google、IBM Watson、DeepMind等作为代表的企业,国内则有以腾讯、阿里、科大讯飞等跨界巨头以及推想科技、深睿医疗、视见科技等企业组成了头部梯队。

会上,腾讯副总裁陈广域宣布,旗下AI医学解决方案“腾讯觅影”正式发布乳腺肿瘤筛查AI系统,首次在国内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对乳腺肿瘤的良恶性判别,并自动生成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报告。经大样本、非同源、多中心的测试统计,“腾讯觅影”乳腺肿瘤筛查AI系统检测乳腺钙化和恶性肿块的敏感度分别达到了99%和90.2%,对乳腺肿瘤的良恶性判别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和96%。这意味着人工智能技术有望在乳腺癌早筛中成为临床医生的得力助手,辅助医生更准确、高效地发现乳腺癌。

据了解,“腾讯觅影”已实现了从单一疾病到多疾病的支持,利用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分析,辅助医生筛查食管癌、肺结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结直肠肿瘤、乳腺癌等疾病。其中,乳腺肿瘤筛查AI系统由腾讯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和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联合研发,目前已经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及全国其他10余家三甲医院进入临床预试验。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