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药房托管受限 院企合作转型

发布时间:2018-11-01 19:26:51作者:赵衡来源:医药经济报

药房托管受限 院企合作转型


在多个省份对医院药房托管叫停以后,以药企和流通商为主的托管方被迫转型。近日,多个从事药房托管的药企和大型流通商发布公告,宣称其将从药房托管业务后撤,有部分公司表示将进入院边店和DTP药店等新领域。

药房托管是指托管方与医疗机构通过契约形式,接管医院药品采购、配送及日常管理。与原有医院药品销售模式相比,区别仅是医院药品采购由分散变为集中委托一家。医院通过药房托管,将药房的成本转嫁给托管方并要求托管方每年上缴一定的收入,医院通过这种方式弥补了药品零差率对其造成的损失。

药房托管后,由于托管方必须将业绩做大才能生存下去,但处方权在医生手上,这使得其不可能对医生的合理用药进行监管。因此,只要药房仍在医院内,以药补医的问题就无法解决,托管方为了利润就会更多地选择高价药。

因此,各地政策要求终止药房托管也是看到了其自身的弊端。不过,尽管如此,要真正改变以药补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发展院边店和新型供应链模式会是未来医院和外界合作的主要模式。

院边店

在药占比考核实施后,院边店的发展开始异常蓬勃,这些药店一大部分是医院自己开设的或者与医院有着一定关联的药店,主要为了规避药占比考核而让处方外流到指定的门店。不过,这样的模式本身也面临高度的政策风险,浙江此前已经将医院开设的药店列入药占比考核。因此,医院和合作药店结盟导流会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也会依赖本地资源,无法在全国快速复制,难以成为一种商业模式,也无法推动药品零售市场真正发展。

新型供应链

第二种模式是新型供应链。供应链业务是之前一直在各地发展的药房托管模式的升级版本,之前主要应用于民营资本托管的公立医疗体系内。供应链模式最大的优势是将医院的以药品采购为核心的多个职能部门外包,形成以向医院提供产品的服务链条,从而在其中获取收益。

受到政策的影响,民营医疗机构的药品供应链模式面临较大的挑战。但对于大型公立医院,供应链业务仍能保证其获利,这与药房托管有异曲同工之处。目前公立医院希望自建或合作的供应链体系下,公立医院不仅将采购和其他相关成本甩给供应链,还需要供应链公司按照一定的比例向其提供收益分成或固定上缴收益。公立医院虽然需要自己承担药房成本,但可以再次从中获取收益,弥补损失。

伴随着两票制的实施,控制终端渠道供应链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得到增强,这将挤压批发商和药企的利益,使其直接参与到供应链业务中来,从而将整个链条掌握在自己手中。最终的产品链条将是直接从药企到医院或者只经过一家批发商,这样的渠道特点决定了药企或批发商将更紧密地与医院形成利益共同体。

不过,政策对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性只能起到治标的作用,核心还是要推动医院服务性收入的提高,彻底改变其经济动力。当然,组合性的精细化管理工具也非常关键。从国家医保局的成立来看,药品的招采未来肯定会有明显的改变,如果配合医保支付价的实施,供应链的利润势必越来越薄。如果再结合DRG的推出,医院的药品和器械开支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当监管工具有效实施后,医院也将被迫进行发展模式转型,这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粗放的以药补医模式,从而推进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让处方真正流出医院。


结语>>>

终止药房托管只是阻断了一种最为直接的规避政策的模式。总体来看,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医院的经济动力和运营模式,再加上组合监管工具的使用,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标。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