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九大皖药走势追踪

发布时间:2018-11-01 13:58:59作者:郑平来源:医药经济报

九大皖药走势追踪


安徽省是中医药资源大省,中药材资源丰富,全省中药材品种多达3578种。近日,笔者走访了安徽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并就安徽九大道地药材走势进行分析。

[品种一]白术

主产安徽亳州市谯城区,近几年辐射到临近多县以及河南商丘等地。目前正值白术产新,市场6成多干统货成交价为9.5~10.5元(每公斤,下同),折干品价在19~20元上下,干货比产新前下跌4~5元。尽管今年白术产新价滑,但由于市场经营户手中存货空虚,多趁产新之际积极备货,加上多家饮片厂在收货,市场大货交易活跃,支撑价格难以继续下滑,短期内价格有望继续在20元上下浮动。

[品种二]白芍

白芍种植历史悠久,被收录入《中国药典》,并冠以“亳芍”之称。今年因环保治理,白芍产新加工晾晒均受到影响,价格稳中有落,鲜根条多售价3.2~3.5元,较前两年4~5元价格略有下降。由于今年白芍行情低落,有不少4~5年生的面积未被采挖,导致新货产量减少。目前白芍产新已基本结束,预计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随市场需求好转价格有望小幅回升。

[品种三]白芷

虽然今年亳州产区白芷有减产利好,但并没有出现预期的行情,原因主要在于新发展产区较多,总体产量仍不小,加上前两年的库存,供求依然比较平衡。

目前白芷种植基本结束,今年药农种植积极性不高,种子多售价15~18元/千克。如果没有大的自然灾害,该品种近期价格难有大的突破,目前亳州市场白芷统货售价在7.5元左右。

[品种四]丹参

安徽亳州市是丹参主产区之一,主要用于加工饮片。目前丹参临近产新,价格稍有回落,市场统货售价15元左右。自去年下半年丹参价格上涨,统货价涨至15~17元,大条价30元左右,种植户普遍收益提高,刺激今年春季栽种面积扩大。此前市场预期丹参新货大量上市后价格压力较大,但由于丹参多年积压的陈货基本消耗殆尽,因此短期内价格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

[品种五]玄参

2018年玄参行情波澜不惊,统货价格在8元上下运行。近两年玄参生产并没有真正大面积调减下来,也有不少库存待消化。综合分析,短期内玄参仍难有大的商机。

[品种六]牡丹皮

从近几年丹皮价格走势不难看出,其价格呈阶梯式下滑,从2013年30元(去皮,统货)价格开始回落,到今年产新价格下滑至17~18元。近几年丹皮价格之所以逐年走低,主要是前几年高价期间新扩种面积较大所引起。由于今年丹皮价格低迷,多数药农已无多大种植热情,但丹皮待采挖面积依然不小,预计3~5年内价格上升依然有不小压力。

[品种七]知母

2017年知母涨价前在7~8元上下运行4年多时间,由于短期内价格涨幅较大,低价期间囤积的货源陆续抛出。受低价货源冲击,知母价格震荡中逐步回落。2017年知母仅经历了一年多的高价行情,进入2018年下半年价格便逐渐回落,目前市场价格已从年初的16元下滑至12元左右。

受知母涨价刺激,药农开始扩大种植,这为后市价格再次上涨埋下隐患。知母栽种后2年采挖,2017年春季栽种的,2019年便可采挖。短期内有货者还有卖货空间,只是价格继续上扬暂无利好推动。

[品种八]灵芝

灵芝原系野生,人工栽培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年总产量已达3000吨左右。安徽产灵芝因质量优,价格也高出其它产区,目前产新已结束,一般统货售价为42~43元。

[品种九]茯苓

目前正值茯苓产新,鲜货收购价为10~11元,暂时尚无干货上市,收购商出售货源仍以陈货为主。因陈货供应充足,加上受产新冲击价格稳中有落,无硫统丁售价在20元,纯白丁21.5~22元,杭丁为25元。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