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0-30 14:40:15作者:本报记者 刘正午来源:医药经济报
“二孩”政策引爆市场 国产B超仍难超越
7月14日,GE医疗中国在广州召开大型妇产超声新闻发布会,并发布了“梦想系列”Voluson E10/E8/E6 妇产超声三款新品。
国家卫健委不久前发布的《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根据住院分娩活产统计,2017年我国新出生婴儿数为1758万人,“二孩”占比超过50%。“二孩”政策带来的一系列产品和服务需求也在逐步释放。
年度增量过万台
据GE医疗大中华区超声产品事业部总经理马海燕介绍,在超声产品领域,GE在中国已累计有2万台装机量,每年新增装机数量达到2000台以上。
一位多年从事超声技术与市场工作的业内人士表示,GE年均2000台增量大概占市场的10%~20%,这意味着国内市场超声年度增量过万台。从使用的领域来看,妇产科是B超的常用范畴。
从GE新发布的B超看,与“二孩”政策相关的系列医疗服务是新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马海燕表示,GE“梦想系列”妇产B超可帮助父母在孕期更好地了解胎儿潜在的身体缺陷,如唇裂、四肢异常等先天疾病,并协助医生快速建立临床科研模型或手术预演,提升临床检查和诊疗的精准度。
国产B超难超越
前述超声市场资深人士指出,当前中国超声设备总的市场规模约为84亿元人民币,GPS(GE、飞利浦、西门子)三巨头此前占较大市场优势。随着刚性需求、升级换代、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中国超声设备市场还将快速增长。预计到2019年,中国医用超声诊断设备市场规模将达9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 5.7%。
近年来,尤其在2012-2016 年,国内超声企业迈瑞、开立也先后推出中高端产品,拉动中高端产品价格下降 20%以上,GPS三巨头的市场份额受到挤压,下降至75%。
此外,随着政策支持和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国内超声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设备开始获得世界的认可,不但在本土市场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出口比例也在连年上升,业内预计2014年已接近全球总出口额的15%。
“国内企业要想超越跨国巨头还不容易,毕竟这些企业资本雄厚,如GE早年就通过资本布局了B超探头、图像解析、信号传输、数据库等各个技术领域,在全球市场也深耕多年,人才技术优势非常明显,近年国内一些企业获得资本的支持开始进入B超市场,是类似放开‘二孩’新政带来的区域市场的个别现象,B超整体上的大格局短时间还难以改变。”该资深人士分析。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