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信息化促产业链价值共生

发布时间:2018-10-30 14:21:54作者:张凌辉来源:医药经济报

编辑说:随着我国医药流通市场加速规范,医药第三方物流逐步走向平台化经营,以健康产业园为核心、优化产业链成为趋势

随着近年来新版GSP的严格执行,在药品追溯体系、冷链监管平台、医药物流标准化管理、第三方医药物流市场成熟等多种因素推动下,中国医药流通产业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呈现突破过去单节点优化、走向产业链提升的趋势。

单节点优化曾为主流

从2013年开始,我国部分省份药监部门试点出台当省的现代医药物流或第三方医药物流暂行标准,一批规模医药流通企业开始尝试建设现代医药物流中心。

当时,项目建设企业对医药第三方物流市场已经有所期待,但受制于行业政策和市场的不成熟,现代医药物流中心还是以自用为主流,所配套的软硬件设备主要满足企业仓库或运输日常管理需求为准。这时,我国第一代大型现代医药物流中心纷纷上马,虽然使用WMS仓储系统、电子标签拣选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立体库等,但几乎没有哪个企业的上述现代化设备与外部上下游合作企业对接,信息数据只能在企业内部使用,发挥管理功能,谈不上创造外部市场效益。

这个阶段的现代医药物流中心,数据流转的典型特征是药企的ERP开票系统与仓库的WMS仓储系统对接,仓库内部的自动化设备加速了储运部门的作业速度、针对货品做到了精准到批号的管理。通过优化作业流程、管理模式,一批规模医药公司实现了早下班、多出货,实现了同样的人员与库房面积支持了企业翻倍的销售业绩,企业确实得到了物流优化的红利。

这一阶段最典型的例子应该是济南平安医药。该单位拥有库房15000平方米,日常库内管理近14500个品规的药品,仓库作业时间长达12个小时左右。通过上海通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物流优化服务,使用WMS仓储系统、电子标签拣选系统、自动分拣系统后,同样的库存储品规,企业销售额翻了一倍,仓库人员减少了1/5,日均作业时间降低到7.5小时。

第三方物流多货主挑战

不可否认的是,民营企业始终是新业态的尝试者。正是以第三方医药物流服务为代表的资源聚集性经济业态加速了我国医药流通信息化的创新发展。

云南昊邦医药销售有限公司的现代医药物流项目基本也是在2013年左右进入运营阶段,该企业总面积超过45000平方米的仓库立项之初就直奔目标:对外提供市场化的医药第三方物流业务。根据TLOG的设计要求,该项目仓库未来至少要容纳超过150家的各类医药、器械等大健康客户入驻,库内流通规模应该超过50亿元人民币。截至目前,昊邦医药健康产业园内已经有超过170家药品、器械等大健康产业客户入驻,库内年流转健康产品销售规模超过50亿元人民币。

该项目的典型特征是以WMS仓储系统为代表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了我国最早的针对在库货品的多货主管理:在一个第三方医药物流仓库内,可能存在同一厂家、同一规格、同一批号的货品属于多个货主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对外服务的医药物流库房内较为普遍,医药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必须针对这种情况解决货品的追溯需求,防止错、串货。

云南昊邦医药销售有限公司在TLOG的帮助下,在WMS仓储系统上做了较大程度的优化,针对不同客户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了仓库的WMS仓储系统、ERP系统与多达几十家客户企业的ERP系统进行对接和数据实时传递,解决了多货主管理需求,并赢得了监管部门的认可。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民生药业集团河南德尔康药业有限公司与山西振东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这两家企业在当地都是领先的医药商业企业,同为全国药品第三方物流联盟的成员单位。两家企业创新地将各自的ERP与对方的ERP系统对接,实现普药类品种共享,丰富了各自的可销售品类,降低了药品采购成本,优化了品类结构和比价方式,以极低的成本助力企业的发展。

产业链优化是趋势

随着我国医药流通市场加速规范,医药第三方物流逐步走向平台化经营,以健康产业园为核心、优化产业链上的所有参与企业成为我国医药流通信息化的趋势。这一阶段的医药物流中心不单纯要求信息化、自动化手段提高仓库的作业效率,还要求在多货主计费、供应链金融、仓单质押与储运资源的优化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药商业分会敏锐地看到了这一趋势,正在大力推行这一模式,正在IHC国际健康城、深圳鑫泉健康网等多家单位试点,核心思想就是将供应链金融系统、冷链监管平台系统、商业保险系统、多货主的计费系统等与医药健康产业园内的第三方物流系统进行对接。

凡是入园的工业厂家、商业药企、下游连锁或医疗机构企业都可以在园区的系统上享受上述不同软件系统的服务,既可以享受到便捷、准确的仓储、运输服务,也可以将在库货品进行质押,并享受低息的金融融资服务,甚至利用在园区内实现的销售订单还可以享受无息的订单保理融资、加速资金周转,运输车辆也可以实现共配。

目前,协会也选择了冷链监管平台、多家商业保险公司进入这一模式,让进入试点园区的各类医药工商业、连锁、物流企业享受到低成本、放心的冷链监管服务,购买低成本的商业货物保险等等。

在上述模式下,信息化已经不再局限于库房或运输环节的优化,也不仅仅是企业之间的数据传递,而是多个企业之间、多套信息化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价值共生,真正打造的是基于医药流通产业链的数据优化与利益共生模式。

当然,这一模式要求库内物流自动化设备与手段更为先进,如自动缓存系统、高速拆零与分拣系统、货到人拣选系统也开始上线和运用。

中国医药流通领域的信息化水平与手段随着市场的规范与业务创新,也在不断发展。笔者相信,只有成为行业引领者的企业,才更有可能从信息化中分享到时代进步的红利。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