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产能过剩与供给短缺怪象需标本兼治

发布时间:2018-10-30 12:01:52作者:付华东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年来,我国小品种药、廉价药频频出现断货现象。尤其是部分用量较小、临床必需、价格低廉的小品种,供应时断时续,甚至出现断货,如青霉胺、鱼精蛋白、溴吡斯的明、加兰他敏、放线菌素D等临床必需品种,经常出现短缺甚至断货的情况,难以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

另一方面,我国医药企业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数量众多,截止到2016年底,全国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达到4176家,药品经营企业达到465618家。当前,原研药创新尚存不足,大量仿制药产能已然过剩,生产设计能力大大高于产量。目前我国正在推行供给侧改革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企业纷纷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上述短缺药多是仿制药、老品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无视市场需求,少产停产,以致发生短缺是不正常的。究其原因,无外乎利润低导致企业没有生产积极性。

多举措促进生产供应

针对小品种短缺、企业生产动力不足的实际情况,今年年初,原国家食药监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的通知》,将组织开展小品种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支持认定企业开展生产技术改造,协调推动企业开展小品种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支持制剂企业和原料药供应商开展关联性审评,建立药品生产供应保障联盟。此外,对短缺药品还采取纳入优先审评范围、加快小品种药技术转让、委托生产等多种措施促进生产供应。

如何标本兼治

除采取上述促进小品种药的生产供应措施以外,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下的廉价药短缺难题?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建立短缺药品储备制度。在省级层面由政府部门组织、经营批发企业参与,设立省级“短缺药品储备基地”,负责制定省内短缺药品清单,确定具体储备情况,与生产企业主动对接“订单生产”,将“可能短缺”的药品储备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如此不仅可以解决患者用药难题,也减少了生产企业产出来销不动的损失。

2.实现短缺药品资源共享。逐步建设省级短缺药品信息上报系统,通过平台实现短缺药品信息监测预警,由短缺药品储备基地对全省短缺药品信息进行收集和汇总分析,完善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清单管理制度,健全相关部门会商联动机制,实现短缺药品储备资源和短缺监测预警信息的共享。

3.加强药品配送能力建设。要加强对网上集中采购的监管,建立中标、配送企业约谈制度,重点提高基层药品配送能力,完善短缺药品配送管理,健全药品预警机制。对基本药物配送企业要审查其是否具有配送能力,尤其对基层和农村边远地区是否有能力配送,防止小品种药因配送不到位造成基层用药短缺。同时,对配送企业在配送小品种药品时要给予合理的利润空间,避免企业因无利可图而不愿配送造成药品短缺。

4.确定药品合理采购价格。现在有些地方认为“看病贵”的主要原因是药价虚高,运用行政手段压低药品价格。实际上,在当前药品流通机制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下,除了原研药、进口药和独家品种之外的大多数仿制药,即使药价虚高,绝大部分利润还是留在了流通环节和医疗机构。

5.鼓励引导临床合理用药。完善医保报销支付方式,对可替代的贵重药品提高自费比例。建立科学的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制度,重点打击回扣药,遏制大处方,少开贵重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狠抓医风行风建设,鼓励引导医务人员选用价廉质优的药品,有利于小品种药、廉价药用量的提高带动企业产量,从而节约企业生产成本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6.打击垄断囤积暴利行为。由于一药难求而临床必需,现实中也不排除一些不法药商囤货居奇,高价倒卖“短缺药”牟取暴利。近年来,由于环保力度加大,原料药合成企业相对减少,短缺药品原料供应商垄断原料药市场,私下签约形成价格联盟,使得制剂企业购买原料困难,也加剧了短缺药品的供需矛盾。因此,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短缺药品和原料药市场价格监管,维护短缺药原料和制剂市场的公平竞争与价格秩序。

总之,要解决产能过剩下的廉价药短缺难题,归根结底就是要让生产企业有合理的利润可赚,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临床必需、价格低廉小品种药的市场供应。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