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药物创新 勿忽视“中国处方”

发布时间:2018-10-29 21:36:16作者:本报记者 裘炯华 发自北京来源:医药经济报

编辑说:药物创新不仅仅限于新药研发,对老药价值的探索、对仿制药价值的创新也非常有意义

药物创新勿忽视“中国处方”

业界呼吁药品探索研发协作、廉价供给,尽早实现进口替代以应对巨额医疗支出问题


近日,在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召开的“健康中国自主创新造福百姓”研讨会上,20多位医学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对中国式医药创新提出看法和建议。

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教授李玲指出:“中国人的医药创新一定要按中国的方式来做,一定要有国家政策来培育创新。以上个世纪70年代为例,我们很多的创新包括:人工胰岛素、青蒿素、北京降压0号(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等这些创新经验值得今天再来借鉴。”

对此,在场有专家也表示,药物创新不仅仅限于新药研发,对老药价值的探索、对仿制药价值的创新也非常有意义。以北京降压0号为代表的中国创新药物应该更多的在国际刊物上发出“学术声音”,尽早实现进口替代,为老百姓看病“减负”。

在本次会议上,与会专家们都认同,不论是药品本身还是医药制度设计都要走自主创新之路,这是所有百姓享受医疗服务充分和平衡的保障。

进口替代实现慢病有效防控

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主任史录文对记者表示:“当下,在新药创新的一片叫好声中,特别要处理好创新的国家意志和市场的配置资源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创新的原创性和仿制药提升之间的关系。”史录文提出一种现象,由于新药创新特别容易产出高水平的论文,所以无论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是临床研究,大家都更加愿意去做新药创新,而将仿制药的创新置之脑后。

不可否认,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是仿制药大国。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的新药占市场的5%,大部分产品为仿制药。事实上,连美国、日本这样的创新大国,创新药物的应用比例也不足20%。

实际上,我国的基本药物主要是有效性和安全性有保障、成本-效益相对优越的国产仿制药。为此,史录文表示,应该进一步呼吁基本药物的国家意志的回归。他认为,基本药物的使用不善、用药不合理会造成极大的浪费,一年可能高达4千亿元。

记者了解到,以高血压用药为代表,从医疗机构的售药比例来看,原研药物的临床应用远高于国产仿制药,带来不等值、不等效、更不等价的局面。尽管我国高血压患者庞大,国内药企仿制热情高涨,大多数高血压药物在国内都能找到仿制品种,但即使在这一领域,国产仿制药还没有形成进口替代的局面。

对此,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资讯部主任陈伟伟教授也提出:“防治高血压不仅仅是单纯的吃药问题,长期管理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中国有2.7亿庞大的高血压人群,考虑到卫生经济学,高血压治疗药物一定要有可及性,如果每个人都用昂贵的进口药,那么该慢病领域的有效防控无法走通。”

陈伟伟进一步表示,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要走高血压防控的自主创新特色之路,那就是高血压用药国产化,让老百姓用上价格便宜的好药。

研发协作、廉价供给和鼓励使用

那么如何解决新药研发与供给充分的问题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潘维教授根据国际历史经验和调研论证给出的答案是:研发协作、廉价药品供给、政府鼓励使用。

他指出,2017年政府花费82万亿,在医疗上花了6万亿,比例接近7%,而且增长速度太快。现在城乡统筹的全民医保是必然趋势,然而乱开药、乱开检查,这么快的花钱不是办法,如果不能够控制成本,负担太大,可持续性就低。

潘维表示:“以前国家做了协同创新,结果就做成了世界级的研究成果,比如青蒿素等。借助发明青蒿素、降压0号的经验,由国家出面,通过全国性的协作鼓励创新,能多发现老百姓适用的药品。通过指定生产降低价格,然后在医保政策上向这些药品倾斜,在保证创新、保证疗效的同时,自然可以降低医药支出。这是大家需要去抓住的‘牛鼻子’。”

在如何评估百姓用药好坏的问题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王增武教授提出了他的判断:“一个药物是不是有它的适用价值,第一,使用的药品有效没效;第二,正作用和副作用比起来哪个更显著;第三,获取是不是方便和便宜。”

他进一步指出,尽管社会上有专家质疑“降压0号”之类物美价廉的药没有国际学术的推荐,但是不妨碍它在真实世界的广泛评判标准,这在国际医学领域也是很认可的标准。“现在基层的慢病防治现状是,发现率逐渐增高,而治疗效率不高,所以一个长效、有效的药物,对于改善药物依从性、提高治疗控制率也非常有用,在针对医生培训、在医生用药准确性方面也都有很积极的意义。”王增武强调。

对此,“降压0号”研发人之一、原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也表示,慢性疾病发展太快,像“降压0号”这样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国产药应该能发挥更大作用。

原301医院副院长范利也附议:“治疗高血压引进最多的是进口的单药复方制剂,一天最高费用可达十几元,很多老百姓根本吃不起。而我们中国科学家们40多年前就已经研制出了单片复方的‘北京降压0号’,只是囿于宣传上不到位,被边缘化了。所以,应从国家层面鼓励多使用疗效可靠的的国产药品。”

对此,李玲教授总结,中国医疗支出巨大,特别是面对慢病防控,要达到“健康中国”的目标,必须多一些制度的自信、多一些自主创新的廉价新药,依靠制度和药物的自主创新,使用“中国处方”,才能找到适合中国老百姓的疾病防控方案。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