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2018,新4类开花结果年

发布时间:2018-10-29 21:33:00作者:本报特约撰稿 边界来源:医药经济报

2018,新4类开花结果年

口替代以应对巨额医疗支出问题


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发布,作为一份国产仿制药的大礼,这是否意味着仿制药的春天即将到来?

一周数个

实在政策利好

还有其余3条新规解决仿制药难题

事实上,从3月份以来,国家给仿制药带来的利好不仅限于此。特别是3月底以来的短短近一周的时间里,除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还有3个实实在在解决企业仿制药难题的公告发布。

3月27日,国家境外参比制剂采购服务平台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上线,为国内仿制药生产企业提供参比制剂查询、需求订购、境外购买运输、进口口岸通关清关、境内仓储配送等一站式采购服务,解决一致性评价工作中境外参比制剂获取困难问题,降低企业参评成本,企业购买参比制剂的难题有望得以解决。

还是3月27日,CDE公开征求《调整化学仿制药长期稳定性研究申报资料要求》意见,化学仿制药上市申请和一致性评价申请时,在注册批生产规模符合要求的前提下,申报资料至少需要包括三批中试规模及以上批次样品6个月长期稳定性试验数据。

而在《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申报资料要求(试行)》(2015年第80号)和《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要求(试行)》(2016年第120号)关于稳定性试验的申报资料要求为“6个月的加速试验和12个月的长期试验数据”。相比之下,缩短了稳定性试验后仿制药的研发周期会缩减,企业申报的速度将有望加快。

4月2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现场检查-企业指南(草案)》意见的通知,指南包括研发现场和生产现场。虽然化学仿制药上市申请暂未要求也准备幻灯片形式的汇报资料,但仍可以作为项目管理系统结构自我梳理。

笔者认为,参比制剂和研发样品使用情况特别是剩余样品的管理,研发现场的药品相关研究原始记录包括处方工艺研究原始记录、样品试制相关原始记录、纸质图谱及电子图谱,生产现场药品GMP执行情况、近3年药品GMP检查缺陷整改情况,商业批与其他品种共线生产情况及风险评估的结果,工艺验证方案和报告以及设备确认、批量、清洁验证情况,MAH委托生产协议和质量协议等,都是全生命周期管理需要关注的点。

仿制药支持政策的关键点

激励措施主要围绕药品采购、使用、价格、医保支付、生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对于提升仿制药质量疗效,笔者认为最关键的为“提高药用原辅料和包装材料质量”和“提高工艺制造水平”。目前仿制药难度大,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物料方面,关键原辅料的质量壁垒和关键工艺设备成本高;原研药的处方工艺技术方面,信息调研、制剂反向工程技术和处方工艺摸索都不是简单借鉴原研工艺参数就可以攻克的。处方与工艺相辅相成是第一步,工艺与设备相辅相成是第二步。如果前期没有研究透彻就放大,急忙上BE研究,那么BE一致的失败率会非常大。希望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能积极发挥BE研究的基础支撑作用。

完善仿制药支持政策方面有六点,主要是药品采购、使用、价格、医保支付、生产方面的政策激励:按药品通用名编制采购目录,将符合条件的仿制药纳入采购目录范围;将质量和疗效一致的仿制药纳入与原研药可相互替代药品目录,加强医疗机构药品合理使用情况考核;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的仿制药和原研药按相同标准支付;落实税收价格政策;推动仿制药产业国际化。这将激励国内生产厂家积极仿制已斩获国内较大市场的专利过期原研药品。随着仿制药生产厂家增多,专利过期原研药将要面临价格战,市场份额将被仿制药厂家抢夺。

2018仿制药审批春天来临

仿制药上市与一致性评价申报数量将取得突破

从2017年CDE公布的药品审评报告可以看出化学仿制药的获批回暖,2017年国产仿制药获批238个。2015年药品注册审评及临床自查核查开始时化学药仿制药获批数为157个。2016年化学药品官方没有公布具体数据但包括进口、新药和仿制药共获批上市188个。

化学药仿制药上市申请受理(ANDA)2017年为548件,这是备案制后实施的受理数,近50%为新分类注册新4类的上市申请;2016年接收ANDA申请714件,仿制药注册(新3类、新4类和新5.2类)仅69件。这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显示仿制药上市申报回暖。

如表1所示,治疗特发性帕金森病盐酸的普拉克索片和逆转录酶抑制药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是2017年申报受理号最多的两个产品。普拉克索片的首仿优先审评被浙江京新药业(受理号CYHS1690003和CYHS1690004)获得。

2017年12月公布了第一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2018年2月公布第二批名单。但是已上市的药品补充申请数并没有大幅度上升,2018年2月仅8个补充申请,3月仅13个受理号。预计稳定性试验时长缩短之后,2018年下半年的补充申请数有望突破。

从数据趋势来看,2018年将是仿制药上市和一致性评价申报数量有所突破的年份。鉴于国家药品审评积压逐步得到解决,2018年也应是新4类药品上市审批开花结果的年份。

小结<<<

虽然仿制药申报回暖,但对于一些原研药专利到期,由于信息不对称、技术难度大以及一些罕见病药品市场规模较小等原因,国内仿制跟进的速度还很慢,许多专利到期药国内没有企业提出仿制注册申请。

政策指引利好是一方面,仿制药企业更多是从市场获益和研发投入来评估是否加入仿制药研发的行列,国内仿制药企业大多不愿投入到原研药未在国内上市的药品中。预计2019年国内仿制药纷纷获批后,个别专利过期原研药市场会被挑战,其被替代的幅度还需要看药品注册审批速度、医保支付制度和仿制药集中采购等相关法规的落地情况。

TIM图片20181029213541.jpg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