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医药电商20年起伏 从全面禁止到强化监管

发布时间:2018-10-29 20:46:48作者:王浩来源:医药经济报

据可以考证的记录,从1998年上海第一医药商店开出全国首家网络药店后被叫停,迄今医药电商已经发展了20年。彼时,新浪、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纷纷崛起,身处时代前沿的上海医药人感受到互联网浪潮的商机,想出了通过网络销售药品的主意并付诸于实践。这一时间甚至早于1999年成立的电商平台——8848以及阿里巴巴集团。然而,由于药品的特殊性,医药电商的发展注定是曲折的。1999年印发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在第14条明确提到了“处方药、非处方药……暂不允许采用网上销售方式”。刚开始发展的医药电商自此进入沉默期,医药电商的发展从开始就清晰地标明了政策主导的性质。

关键词:开放

事件:2005年《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印发

2005年印发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对互联网药品交易做出了一系列详细的规定。其中,第21条提到“向个人消费者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企业只能在网上销售本企业经营的非处方药”,在第32条提到了网上销售处方药会给予处罚。这份规定主导了后续多年医药电商的发展框架,规定里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并延展出了A、B、C证,直到2017年三证取消,如何申请三证成为医药电商发展的主旋律。

政策一定程度放开后,医药电商并未形成爆发性发展。究其原因:一是与当时正在崛起的垂直类电商如京东、当当网、红孩子相比,药品的购买人群以老年人为主,这一人群网上购物的习惯在2005年时非常弱;二是消费者购买药品时不仅需要药品也需要药师的专业服务,药师服务这一功能以当时的技术还无法提供;三是占药品销售最大份额的处方药没有放开,非处方药市场小竞争大毛利低。

医药电商牌照放开申请后产业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期间表现最为出色的开心人网上药店在2011年9月曾实现单月销售突破400万元,但医药电商整体的市场规模在2011年也只有大概4亿元左右的规模。医药电商真正开始规模化发展是在2011年6月,阿里巴巴旗下天猫商城开出了医药购物频道——天猫医药馆,次年整个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增长到16亿元。事实证明了医药电商也是个流量生意,在天猫巨大的流量支持下,市场被迅速做大。

然而,天猫医药馆这种第三方平台交易性质并没有任何法律或者法规备书,天猫是第三方平台,自己并不向消费者销售药品,而是由入驻平台的药店等企业向消费者销售。这一做法上线后一个月即被叫停,直至2012年2月底天猫医药馆重新上线,改为只做药品信息展示,消费者看中需要的商品后跳转到相应的医药电商公司官网完成交易。尽管按照互联网交易经验看多一个步骤就流失几乎一半的客户,但在天猫巨大流量的带动下,医药电商还是迎来了一波小高潮,2013年医药电商成交额达42.6亿元,2014年成交额达77.9亿元。

关键词:契机

事件:2014年阿里巴巴收购了中信21世纪公司;《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

2014年医药电商市场迎来发展契机。这一年,产业有两件大事值得记录:一是年初阿里巴巴收购中信21世纪公司,这家公司有两个重要资源,其中之一便是其旗下河北慧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95095医药平台在2013年11月拿到批文,允许作为试点单位开展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在天猫医药馆直接完成交易,天猫医药馆不再只是个药品展示网站。

另一件大事是《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意见稿首次提到互联网药品经营者可以凭处方销售处方药,从而点燃了市场激情,资本开始疯狂涌入。意见稿发布的第2个月,健一网获得3亿元人民币投资,7月珍诚医药在线获得1亿元人民币投资,12月德开大药房B轮获得2.71亿元人民币投资,七乐康A轮获得3亿元人民币投资……

在处方药网售放开的利好政策推动下,2015年医药电商市场销售额突破144亿元,2016年持续向好达到278亿元。

关键词:遇冷

事件:2016年药给力退出市场;暂停第三方平台试点

2014年开始的这一轮增长缺乏政策的依托,征求意见稿也未落地,网络处方药依然被认为是违规行为。政策迟迟不出,资本市场开始变得犹豫,尚处发展期需要资本输血的医药电商缺少了资本的支持,不少公司开始倒闭或调整业务,2016年医药电商逐步进入发展低谷期。第一个倒下的就是O2O医药电商公司药给力。

不仅处方药网售政策没有放开,政策还开始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严格控制网络药品销售。其中,最直接的反应是2016年8月各地暂停第三方平台的试点,这意味着入驻天猫医药馆的商家只能再次展示商品不能成交商品,这也延伸出一类新的玩法——货到付款,避免对网上交易行为的认定。2016年政策角度唯一利好的消息是《关于印发“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的通知》的发布,其中特别提到医保支付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打通,点燃了市场的期待。

尽管政策面遇冷,2016年医药电商市场仍然取得278亿元销售额,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网络购药行为已经逐步养成,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处方药电商特别是慢性病用药电商开始形成规模以及京东平台也开始规模化进入医药电商市场。

京东选择与第一大民营医药流通公司九州通成立合资医药电商公司——京东好药师,两年后因控制权之争以分手收场,此后京东转型开启O2O模式的京东医药城,通过京东平台往线下药店导流,再后来转型为与上海医药合作构建B2B电商,直到2016年下半年推出京东大药房自营业务。

关键词:利好

事件:2017年取消互联网药品交易证审批;

    《网络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

利空出尽是利好,2017年政策面一直在释放各种好消息。当年4月,取消互联网药品交易B证与C证的审批;9月份取消A证审批,从事前审批改为加强事后监管。尽管以前需要提交的材料现在仍然需要提交,但从审批制变成备案制后开展医药电商业务的企业一下多了不少。彼时网络上也有不少文章认为医药电商的春天就要来了,但医药电商大发展的关键在于处方药电商是否会放开,A、B、C证取消与否并没有解决处方药电商的问题,处方药无论是在体量还是利润空间上都远超过非处方药,处方药电商如果严格执行线上禁售,医药电商市场将无法支撑当前的增长。

2017年11月《网络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意见稿第12条提到,“像个人消费者销售药品的网站不得通过网络发布处方药信息”,直指处方药电商灰色地带的核心,如果连信息都不能展示,不管货到付款还是所谓的提交需求都无法促成进一步的转换成交。再通过“网络药品信息和交易监测系统”来监控主流医药电商平台的销售,政策一旦落地,从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对网络处方药信息发布的监管。

不仅如此,2018年2月初发布的与上述意见稿内容几乎一致的《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再次表明相关部门严格监管处方药电商的决心。

结语<<<

政策更迭的背后既有对处方药网售带来的对假药、过度用药等不良事件的顾虑,也有产业不同利益方的博弈,而背后的准绳应该是对广大人民健康福祉利益的最大化以及契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有益引导。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