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生物医用材料整合创新迎拐点

发布时间:2018-10-29 19:20:26作者:本报记者 张蓝飞来源:医药经济报

伴随可应用材料品种的快速增加,生物医用功能性材料智能化、器件集成化、制备和应用过程绿色化的产业升级路径开始形成,细分领域医用新材料的研发周期正在缩短,材料与物理、化学、信息、生物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日渐加剧。在近日举行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产业高峰论坛”上,如何整合多学科研发创新平台,理顺产学研技术转化路径,成为生物医用材料产业人士关注的焦点。

细分领域转化突围

现代意义上的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形成在上世纪80年代,材料按用途可分为肌腱、关节、牙、骨等修复材料,呼吸道、食道、皮肤、膀胱等软组织材料,血管、瓣膜、心血管内插管等心血管系统材料,角膜接触镜、气体选择性透过膜、血液净化膜和分离膜等医用膜材料,组织粘合剂和缝线材料,药物释放载体材料等。

由于巨大的临床需求和科学技术创新驱动,细分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是在心血管病、癌症、创伤等重大疾病领域显著降低了死亡率,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然而,国内80%~90%的成果仍然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企业基本上生产中、低端产品,70%的高端产品依靠进口。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王利群指出,由于我国大部分生物医用材料生产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不强,相当一部分技术装备仍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不仅产品质量无法保证,且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在很多领域,国内产业化规模太少,技术装备较为落后,生产达不到要求,市场当然没有竞争力;以简单的可吸收缝线为例,美敦力、贝朗、安捷泰、河野制作所的市场份额加起来几乎占据了四成。”

生物医用材料产品研发周期长、产业链和审批环节众多,很大程度上掣肘了技术转化。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新型的生物医用材料从开始研发到最终转化为产品上市需要经历很多关键点,包括实验室基础研究、中试、临床试验、规模化生产、审评审批等多个阶段;由于临床应用申报过程漫长,且需要投入巨大成本,我国自主研发的生物医用材料仍然较少。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房汉廷表示,国内在大量的基础材料方面并没有太多自主权或控制权,新材料很多基础创新、研究、产业化链条还亟待打通理顺,尤其是特种功能与智能材料、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要达到80%自给率目标,需要进一步提高国内技术研发团队的水平和要求,并为这些团队创造更好的环境机会。

基础研究协调应用

《“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明确大力发展新材料技术和先进高效生物技术,提出以组织替代、功能修复、智能调控为方向,加快3D生物打印、材料表面生物功能化及改性、新一代生物材料检验评价方法等关键技术突破,重点布局可组织诱导生物医用材料、组织工程产品、新一代植介入医疗器械、人工器官等重大战略性产品,提升医用级基础原材料的标准,构建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产品创新链,提升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竞争力。

宏观政策利好无疑提振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热情。事实上,在国家科技政策和计划资助下,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取得了长足进步,围绕骨科仿骨植入体、植入和介入器械、金属和陶瓷等高分子材料、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矫形正畸等领域,生物医用材料的落地应用和研究转化热点愈发集中。

与此同时,国内不断活跃的创新环境和日益成熟的市场氛围,也吸引跨国巨头在中国市场加大投入。东兴证券医药行业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生物医用材料市场集中度较高,强生、美敦力、贝朗等跨国公司控制了主要市场。除此之外,跨国巨头近年来充分利用资本优势,积极通过并购重组强化细分产品线的国内市场地位,国内部分港股和海外上市的优秀公司以及未上市公司,纷纷被外企收购。  

面对外资的蚕食,本土生物医用材料及其制品产业该如何突围?王利群认为,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应通盘考虑,集中精力和明确主次方向,扬长避短。“临床市场是生物医用材料技术创新的源泉,只有紧紧抓住市场需求,在若干领域率先取得突破,然后再考虑向更深层次发展。”

专家建议,国家应该设立生物医用材料重大科技专项,整合全国资源,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综合实力,突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提升创新和集成能力,大力发展对整个产业带动性强、技术集成度高、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专利产品。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