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0-29 14:57:25作者:本报记者 齐欣来源:医药经济报
基药目录进调整期 品种增加有限
时隔6年,基药目录传来再次调整的消息。近日有消息称,国家相关部门已召集各省专家就完善基本药物目录进行了研讨,主要涉及消化、呼吸、感染、神经、心血管、内分泌、肿瘤、血液、儿科等类别。
在业界看来,现阶段整个基药制度在各个层级医疗机构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此次基药目录调整是整个基药制度拉开大幕的一个序曲,随后可能陆续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政策。而令行业最为关心的则是,基药目录怎么调整,哪些品种有机会进入新版目录,如何确保今后基药制度的执行效果。
基药控费重要性不言而喻
据了解,在吸取了WHO相关国家经验后,我国2009年正式推出和执行基药目录制度。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规定,原则上基药目录3年调整一次。目前实施的是2012版,按时间推算,基药目录进入了新一轮调整期。
“作为医改的重要政策之一,基药目录早已到了调整的节点。”国药集团中联药业总经理谢孔标告诉记者,在基药制度执行初期,也就是2009-2013年期间,基层执行的效果还算可以,但后来随着逐渐放开了基层可以使用非基药的口子后,越来越走向无序管理。
的确,近年来各地陆续调整政策,放开了部分医保内的非基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使用,基层用药范围逐步打开。广东宣布不再限制基层使用基药的比例,浙江则将基层使用非基药的比例由30%提高至50%。
记者了解到,原来规定基药在基层要做到全覆盖,基层只能采购基药。后面逐渐放开采购比例,虽然现在要求上有所限制,但是实际操作中已经不再严格。
各地放开基层非基药使用,大多是出于基药不能完全满足基层用药需求的考虑。同时,随着分级诊疗的推广,以及医联体范围越铺越大,医联体内各层级医院用药逐步形成统一。北京提出,在区域医联体范围内逐步统一核心医院与社区的药品目录和品规。浙江省也公布了首批医共体试点名单,并于7月起开始执行药品耗材统一采购、统一支付。
在谢孔标看来,“基药不能满足基层使用是伪命题。”他认为,基层医疗就是应该保基本,就应该使用基本药物。而且实际上,在基层基本医疗中,基药目录起码能够覆盖95%的疾病。另外,执行分级诊疗政策的目的也是当基层医疗不能满足时,再到更高层级的医院进行诊疗。而医联体主要应该在医生资源、医疗技术上,更多更好地向基层覆盖,而不是要求医疗、药品和器械都达到统一,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基药首先是疗效确切,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总体来说,推行基药制度能够起到很好地控制医药费用的作用,也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做法。目前的情况是,虽然医院“药占比”降了下来,但是费用控制得并不好。所以,执行基药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基药使用可以起到控制医保费用的作用,二三级医院的药品使用级别和范围都比较广,基药政策要想在二三级医院普及,就一定要增加基本药物的范围。”山东某大型集团企业营销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按照政策指向,严格执行分级诊疗和控制“药占比”,未来基药市场使用量应该会继续增长。
在业界看来,正是基于这些问题,国家着手推动基药目录调整,使目录更加科学合理,并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值得期待。
目录品种不会增加太多
眼下业界最为关心的是基药目录怎么调?哪些品种会进入?
有行业专家告诉记者:“遴选原则应该与此前大致相同。”根据2015年公布的《关于印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应当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基本保障、临床首选和基层能够配备的原则,
并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参照国际经验,合理确定品种(剂型)和数量。”
随着一致性评价工作的推进,由于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中有一些是非基药品种,有分析指出,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可能会优先纳入基药目录。
“能否纳入基药目录应该与是否通过一致性评价没有直接关系,基药目录调整的关键,首先还是以原来的目录为基础,并进行适当增加和删减。”谢孔标认为,实际上目录调整本就该遵循有进有出的原则。新进目录的产品一定要有证据证明。而对于一些疗效不是很确切,或者毒副作用比较大的品种,可能会调出。而且这次目录不会比上次增加很多。因为从各国的基药目录来看,少的有200多种,最多的有600多种,我国2012年版目录有520种,加上各地增补,基本上平均下来有600~700种,估计数目上不会再增加很多。
新版目录确定后,如何确保执行效力是基药制度推行的关键。在前述专家看来,“需要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主要是对各级医院使用比例进行明确规定并且严格执行,应该拿出切实的办法,对于执行不到位的单位要采取措施。”
免费供应市场可期
值得关注的是,现阶段执行基药制度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日前,《人民日报》聚焦基本药物使用,发布专题报道。文章指出,基本药物保障供应和使用,可以大幅降低因病致贫、返贫的风险,成为健康扶贫的重要抓手。此外,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药科大学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课题组发现:合理使用基药,可与慢病健康管理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并推动分级诊疗,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现阶段,基层可以免费使用基药的政策也在各地加速探索。目前,全国有20多个地市对慢病患者全额保障供应基本药物。基本药物全额保障试点通过财政全额拨款、医保全额报销、“医保报销+财政兜底”等多种方式予以经费支持,在基层免费向签约家庭医生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提供部分基本药物。
据了解,2018年,基本药物全额保障试点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江苏、广东、山东3省计划在全省范围内推动各市(县)进行试点,辽宁省计划把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95%以上。
采访中,有专家对记者表示:“估计将来基层医疗的基药会由国家买单,并实现100%报销,而其余产品则一概不予报销。由于基药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不高,估计基层这块的费用不会上升,反而会下降。”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