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药店的正确打开方式是连锁

发布时间:2018-10-25 18:22:59作者:本报记者 李蕴明 实习生 张少莹来源:医药经济报

2000年以前,我国零售药店以单体药店为主。1999 年下半年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医药零售业实现连锁化和多元化经营。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扶持建立10个在国内外知名的医药零售连锁企业,每个企业拥有分店达到100个以上;建立一批区域性医药零售连锁企业,每个企业拥有分店达到40到50个左右”。零售药店迎来连锁的第一波大发展。

随后平价药房在全国跑马圈地,引领跨区域发展风潮,而近年以零售药店业务为绝对主业的一心堂、益丰药房、老百姓、大参林陆续登陆国内A股市场,在资本的助力下,以并购为大旗进行全国市场布局,再掀连锁药店行业的整合大潮。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Top7零售药店销售占全国零售市场的13.96%,与美国Top3 企业市占率超80%相比集中度仍偏低。2018年各连锁龙头加快扩张步伐,集中度有望不断提升。

政策是首要推力

药品零售业集中度提升,政策无疑是首要推力。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药分开稳步推进,药品零售行业在医改、并购、互联网的推动下,行业发展和经营模式不断发生新的变化。零售药店分级管理的消息,频频引起业内关注,通过“二类三级”分级分类管理倒逼零售药店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发展,成为承接院外处方的重要载体。

不难推测,随着医药分开的不断深化,加速药店分级管理落地成了顶层政策里的重要一环。在上药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乐平看来,药店分级管理有利于行业优胜劣汰、兼并重组,以提高行业集中度。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药零售研究中心主任代航则表示,分类分级政策有利于引导零售药店多业态、多类型发展,既有利于零售药店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资源状况稳步提升,讲究效率效益,也有利于政府根据医保政策、药品经营条件来实施监管,较符合行业发展规划。

以益丰药房为例,近日公布的2017年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48.1亿元,同比增长28.76%,收入维持较快增速的原因是老店同比内生增长、公司持续建设新店、并购同行业药店等。今年通过“新开+并购”并重的拓展模式,继续加速门店拓展。

在政策和资本推动下,零售药店行业正在发生显著的变革,此起彼伏的并购潮已经成为行业主旋律。资本大举攻入药店,目前四大投资机构华泰系、大摩系、基石系以及高瓴系的投资版图逐渐扩大,其投资方向更侧重于健康产业,如华泰大健康基金是目前投资零售药店项目最多的机构。

有行业人士预判,随着国内资本市场IPO的逐步放开,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内药品零售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借助外来资本的力量,因为资本运作除了能为企业带来行业并购资金外,还能引入新的管理模式与优秀人才。

医药工业资本也参与医药零售行业的投资并购,如广药入注一心堂、天士力投资众友、神威药业在河北发起多起并购、上海医药拟3.2亿元收购新世纪药业和一德大药房全部股权等。医药零售行业的“圈地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行业集中度提升可期。

并购整合是主因

与零售连锁门店的快速增长相比,零售单体药店则已减至22.6万家。从趋势来看,“单体退、连锁进”的过程还将继续。这一过程背后,并购整合是主因。在行业层面监管趋严、连锁药店资本扩张的大环境下,单体药店生存压力加大,连锁化率有望加速提升。

中金公司分析师表示,药店行业在需求扩容和供给整合的机遇下,已经进入黄金发展时代,同时新技术应用与跨界融合有望给行业带来更多创新模式,进一步注入发展活力与动力。

代航也坦言,全国性连锁药店会加大横向和纵向以及多维度的整合,区域龙头会与全国性连锁在几乎所有重要区域市场进行激烈竞争,多数单店或隐形连锁会在特色方面做足文章。“大中小,强与弱,都会在今后并存下去。”

根据公开资料,四大上市连锁药房中,老百姓新增门店1323家,其中新建618家,并购705家;上市半年多的大参林也新增并购门店370家;益丰药房在2015-2017年新增门店1133家,其中新建778家,并购355家;被称为“收购狂人”的一心堂则自2014年上市以来新增了2605家门店,目前达到5009家。

在不大幅新建门店的情况下,零售药店连锁率提升以并购和整合为主。几家上市公司都走此路径,一心堂、益丰、老百姓、国大药房都有向二级市场募资以进行大规模并购的行为。光大证券分析师林小伟认为,在行业驱动力方面,药店行业集中度提升、处方外流和消费升级等因素均明确推动药店龙头持续成长;催化剂方面,药品网售强调以线下监管为核心使得药店迎来新零售价值提升。

联盟趋势明显

业内人士分析,全国性连锁必将越来越大。竞争格局第二层次或者成为第二梯队为区域(以省级市场为主的)龙头企业,比如可谓区域“四大”药店山东漱玉、贵州一树、甘肃众友、陕西怡康纷纷崛起,这些药店大都早已被资本选中,上市前开展并购扩容整合。在可预见的未来,零售市场受到资本政策的影响将越发明显。

单体药店也在被收购和抱团之间做出取舍,尤其是一些县域连锁药店,覆盖了大型药店不能覆盖的城镇和乡村,是地方性龙头的优质并购标的。有业内人士表示,连锁药店的并购整合不应只专注于连锁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做好服务,实现连锁药店经营管理的步调统一,而这在县域药店并购整合中难度尤其大。

“发挥好专业药学人才的作用是药店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也是药店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和品牌优势。”代航强调。但目前来看,药店普遍人才缺乏,配备执业药师的成本高,并购后统一管理难度大,不仅全国药店市场壮大面临着挑战,地方连锁及县级连锁药店的发展也存在困难。为此,县域龙头选择抱团,组建连锁联盟的趋势明显。

当然,无论是全国连锁还是地方连锁或县域连锁,资源整合推动下,连锁率都将进一步提升。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担忧地指出,快速扩张或会使连锁药店出现整合不到位,亏损关店的局面,另外,新吸纳门店的规范化也可能反过来影响连锁的品牌。

总体而言,零售药店在模式和市场环境已较早年成熟,并购下沉后可能出现盈利难的现象,但趋势是好的,鲶鱼效应愈发促进各个阶梯药店活跃市场,对于医药零售是利好现象,符合集中化、规模化、连锁化政策导向。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