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0-24 17:22:47作者:山东风轻来源:医药经济报
医保局挂帅,广州GPO或成药采主流
6月28日,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一则《关于公开征求广州地区医疗机构药品集团采购试行办法文件意见的通告》(以下简称《办法》)。这是继6月7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官网发布《关于做好我省医疗机构药品交易“两票制”相关工作的通知》后,又一则涉及广东医药市场的重要政策文件。
多元化采购落地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从首创阳光采购到激进版的药交所模式,一直处于先行先试、敢于尝鲜的第一阵营。但就算如此,在2015年安徽创造性地开展“16+1”带量采购,福建“九标”第一个实现省级入围、片区确标的时候,广东始终坚持药交所模式,并没有开展分类的碎片化招标。
直到2016年下半年,深圳GPO横空出世,才打破了广东药品集采固定的格局。此次新鲜出炉的广州采购办法再一次标志着,广东这个全国最大的省域市场药品采购活动将步入新一轮的多元化采购阶段。据有关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广东省共有67家三级综合性医院(不含军队系统),其中广州就占了18家,拥有得天独厚的医疗资源。
而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广州市将建立GPO(医院药品集团采购平台),探索和实施坚持公立医院药品耗材带量采购、统一配送”的消息,就已经通过大大小小不同渠道扩散。因此,面对正式推出的征求意见版《办法》,众多医药人心中早已做好准备,只是好奇:在上海、深圳两地已经在GPO领域做出探索的基础上,广州的药品采购会有哪些变化?
分类采购独具特色
根据《办法》,此次广州地区医疗机构药品集团采购实行分类采购,主要分为直接挂网、集团谈判、竞价采购、其它采购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集团谈判采购中,对于第三方谈判品种,将由医保经办机构委托药品经营企业开展集团谈判采购,医保经办机构将以公开招标方式委托不少于3家药品经营企业对第三方谈判品种进行集团谈判采购与配送,并与受委托企业签订协议。
犹记2016年上海GPO谈判,生产企业可授权药品经营企业与采购方进行供应链分摊及价格谈判,这次广州采购直接将药品经营企业的身份进行“互换”,这种多家经营企业介入的谈判方式是否沪版GPO的2018加强版?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限价取值力度颇大
《办法》限价取值之狠令人倒吸一口凉气。如果说直接挂网采购药品和第三方谈判品种以全国最低省级中标价作为入市价还能勉强认可,那么,“谈判品种和竞价采购药品以全国最低省级中标价的98%与广州药品集团采购平台上一采购周期成交价两者之间的低值作为入市价”,就有点再创新低的味道。如果广州药品集团采购平台上一采购周期无成交价,则入市价为全国最低省级中标价的98%,相当于起步就是两个点。
有人会说,全国各地二次甚至三次议价都是10个点起,广州算什么?笔者想反问:10个点起的是什么地方?这次可是广州。有关数据显示,在全国各省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金额排名中,广东名列全国第一,得广东者得大半华西南,得广州市场者基本上就具备了立足广东市场的根基。
同时,《办法》也表述得相当明确,作为广州地区医疗机构药品集团采购交易机构的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肩负着“管理维护药品交易系统和数据库,与相关监管部门、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对接相关信息系统,并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职能,数据对接,互联互通,你懂的。
专利到期药或翻身
值得注意的是,在竞价采购中,为了避免在竞价品种进入报价阶段撕杀的过程中,专利到期药被低价干掉,《办法》为专利到期药设计了一个参照者——竞价调整系数。
如果在竞价阶段,专利到期药能够按照相关条件成功突围,那么一切好谈。如果不幸被竞品围剿,只要能够接受妥协的条件(详见《办法》相关解释),就可以顺着方案指引的“退路”去议价。
在大力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背景下,基本沿袭广东省级药招的广州版比价系数的存在,使得专利到期药在这样一个过渡时期内依然享有相对自主裁量权的价格,不至于直接拼价格刺刀而落标。但其价格幅度又严格受到比价系数的制约,先是入市价要向低值靠拢,接着还要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同场搏杀,这种不上不下、悬在半空中的局面,恐怕也绝非相关企业希望看到的。
整体来看,《办法》既允许专利到期药在市场上生存,避免价格过低被逆袭,同时通过系数的制定,让专利到期药和出口药或仿制药之间的价格差距不会太大。从这个方面来看,与省版方案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带量采购诡异演变
但笔者不能理解的是,如果按照这个采购碎片化趋势演变下去,广东省大大小小的地市开展药品集团采购恐将变成现实。
那么,一个固定的广东全省的量被分割成若干小块,再以价换量,是不是真正的量价挂钩?量价挂钩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价高换小量,价低换大量”,现在却演变成“价低换小量,价高换大量”,更何况,广东的省级价格对药企来说已经属于低价了。
此次广州药品集团采购,由医保介入管理药品采购、流通、使用、支付各个环节,在药品采购方面,实行基于分组竞价或集中谈判方式的集团采购,探索委托第三方统一采购。这种方式,在国家医保局成立的背景下,未来或许会成为药品采购的主流。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