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暖心:40年从百亿到万亿

发布时间:2018-10-24 17:22:03作者:本报记者 郑莹莹来源:医药经济报

编辑说:开头语: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从缺医少药到中国药物创新逐步接轨国际先进,中国制药一路经历着成长的艰辛,也一路收获着成长的喜悦。产业40年惊人的变化是几代人跋涉的成果,改革开放的时间刻度上清晰地标识着大国制药业发展的坚实脚步。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个行业百废待兴,医药行业也不例外。


那时,中国面临缺医少药的困局,而从改革开放开始,这一局面渐渐有了改观。药品供应方面,在新华制药、华北制药、东北制药等传统老牌药企的带领下,抗生素、原料药等产品慢慢实现供应国内,甚至出口海外。进入21世纪,中国药物研发积蓄力量,在上世纪八九十代出国深造的学子们纷纷回国,扎根实验室做研发。进入新时期,在国际范围内,全新领域的药物研发中有了中国企业的身影。

改革之初:从缺医少药到供应增加

1978年,国家医药管理总局成立。

1981年,国家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开创医药工作新局面的报告》,对过去四年的工作做了总结,表示医药行业的调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按照“按需生产、按需供应”的原则,把中西药品、医疗器械的产供销纳入统一规划,压缩了长线产品的生产,增产了短缺品种,除部分中药材紧缺脱销仍然较为严重外,多年形成的产销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尤其是化学药物有了较大改变。

尽管如此,在改革开放初期,全国范围内药品的供应还处于需要调拨的阶段。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陶剑虹回忆道,当年广东省急需一批安乃近,经由新华制药贺端湜厂长帮忙,从新华制药厂调拨了一批产品,解决了广东省的用药燃眉之急。

据了解,新华的“两安”起初只有几百吨,贺端湜上任后,加大了产品开发和技改力度,历经几次大规模改造,产量跃上7000吨,安乃近、氨基比林产量多年稳居全国第一,满足全国市场。类似这样的例子,是改革开放头十年中医药行业时常会发生的事。

而在此期间,国家对药厂和产品质量进行了整顿,针对过去乱办药厂、滥制药物的情况,狠抓整顿药厂和产品品种,关停并转了一批不符合条件的生产点,药品品种经过重新审批,淘汰了一批疗效差的品种。开展了全面质量管理,医药产品质量有所提高。

1988年末,自从“治理整顿医药市场”的任务被提出以来,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了医药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当时,全国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下发或批转了整顿医药市场的文件,有3个省的有关部门联合发出治理整顿医药市场的通知,开展了整顿工作。各地在政府的领导下,医药卫生工商等有关部门加强了医药市场的监督管理,一部分地区出现的非法经营已被取缔,打击了制售假劣药的违法行为。

1979-1982年,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由70.8亿元增长到90.1亿元,每年递增11.4%。同时,我国首创的广谱抗肿瘤抗菌素平阳霉素、烷苯聚醇醚外用避孕药、天麻人工培植、中药材气调养护等新产品也随之面世。

回忆起改革前十年的成就,当年中国医药工业公司总经理聂应凯做过一番总结,在他看来,化学制药工业在这十年取得了显著成绩:提前实现了工业总产值翻两番;生产发展药品供应增加,从而结束了青霉素和大输液长期紧缺的局面。期间,抗癌药物增加了1.3倍,心血管药物增加了35%,产品结构有所改善。抗生素中氨苄青霉素产量有较大增幅,头孢菌素中的头孢V号、HR-756等形成规模生产;发展了洁霉素、氯洁霉素、利福定、磷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小诺霉素等新品种;解热镇痛药发展了布洛芬、萘普生等新品种。扑热息痛、阿司匹林有较大发展;维生素占原料药的比重由5.5%提高到9%,喹诺酮类抗菌消炎药发展很快;消化系统药物发展了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新品种。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自主创新崭露头角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山东新华制药厂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一级企业。两年后,华北制药厂、东北制药总厂成为第二批国家一级企业。到了1990年,行业可以明显感受到的是化药开始供大于求,一些紧俏品种由紧转缓,部分品种变为长线,青霉素制剂等品种出现了降价竞销现象。除专科用药、特种药等小品种有部分紧缺之外,大宗治疗药品较好地保证了市场的有效供应。

在这一时期,从几大历经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节点的国有药企研发生产的步伐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行业成长的轨迹。

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公司改制,新华重点发展原料药,镇痛解热药为主,多元发展,到“八五”规划末,原料药产值占到企业工业总产值的74%,新华成为亚洲最大的解热镇痛药生产和出口基地。1993-2000年,新华制药在保持原料药优势的同时突出配制制剂。结合市场变化情况以及人们的用药趋势、特点,当时新华的掌门人贺端湜前瞻性地提出,要在巩固原料药优势的基础之上加快制剂发展。1994年,利用银行贷款建起了被誉为GMP样板的年产30亿片的新片剂厂房,胶囊剂、小输液剂和软膏剂等剂型投产,相继投产了乙氧苯柳胺、马蔺子素、尼索地平等一批新产品,并建立了全国性的制剂销售网络。

东北制药也乘着改革的东风,开始了自主创新的制药征程。

1982年国内首个益智类化学合成新药吡拉西坦(脑复康)在东北制药研制成功,并率先投产上市。3年后,东北制药最先研制成功国家火炬项目产品磷霉素钠并投放市场。1991年,东北制药独家工业化生产的一类新药卡孕成功上市。

1987年,国家“八五”攻关重点项目、国家一类新药卡前列甲酯在东北制药研制成功,结束了我国全合成前列腺素产品空白的时代。八十年代末,国家一类新药整肠生研制成功,该产品获得了国家发明奖及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全国独家产品左卡尼汀原料药成功上市;不久之后,我国第一个第三代头孢菌素产品头孢三嗪(安塞隆)也在东北制药研制成功并投产上市。

在当时的广东,化药和中成药方面,当地药企一方面抓紧淘汰了一批剂型落后、市场销路小的产品;另一方面,大力开发、增加一批适销对路的名优新产品。特别是珠海丽珠制药厂,根据市场需求,重点组织生产市场畅销的得乐冲剂,全年创产值7784万元,实现利润1547万元。

根据CFDA南方所“中国医药经济运行分析”系统资料显示,1998年,我国医药工业七大子行业总产值为1371亿元,1999年为1534亿元。这七大子行业分别包括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制造、生物药、医疗器械、卫材及医药用品、中成药生产和中药饮片加工。

这个期间,海外企业也逐渐在中国境内崭露头角。1980年8月,中国第一个合资制药企业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在天津宣告成立,拉开了中国医药行业对外开放的序幕。随后,中美上海施贵宝有限公司、无锡华瑞制药有限公司、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等中外合资制药企业相继成立。其中,中美上海施贵宝成为中国第一家获美国FDA批准,西药制剂出口美国的制药企业,产品包括抗生素类、维生素类和心血管类。

尽管这个阶段国内尚无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药,但随着海外合作的开展,国际上先进的制药理念纷纷引进,为我国医药行业的改革和飞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进入新世纪:医药工业总产值从千亿到万亿

2001年底,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国内药企同样与时俱进,进一步开拓视野面向海外。贺端湜在新华制药确定了公司成为世界级的原料药和制剂供应商的奋斗目标之后,公司抓住世界原料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良机,积极开展来料加工业务,L-350等新产品纷纷投产并返销国外。

而随着艾滋病等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引起高度重视,为维护国民用药安全,2002年东北制药首家研制生产出国内第一个抗艾滋病药物克度,结束了我国抗HIV药物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在此期间,随着我国新药研发政策的变化、民营研发机构的蓬勃发展,我国药品市场开始繁荣,不仅国企创新产品继续开花结果,一批创新型民企也异军突起。

2000年,恒瑞医药在上交所上市,并在上海建立研发中心。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其掌门人孙飘扬重视向社会借脑借力,拓展企业技术创新空间。他在国内率先开展产学研联合,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共建创新联合实验室。还与中国药科大学共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创新实验室,和南京大学联合创建了铂类化合物创新实验室。

2004年,绿叶制药以“亚洲药业”为公司名在新加坡上市,两年后,收购了抗肿瘤药物甘氨双唑钠(希美纳)及其市场销售网络。2009年,集团成员绿叶制药有限公司口服固体及外用制剂车间所有剂型通过澳大利亚TGA认证。

在绿叶上市3年后,先声药业登陆了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此前,公司通过收购烟台麦得津80%的股份,抗肿瘤国家一类新药“恩度”正式上市。在2009年,和美国Epitomics、OSI等世界知名公司达成协议,联合开发多个国际性创新药物。次年,先声药业的蒙脱石散原料和制剂先后顺利通过欧盟GMP认证并出口欧洲,大大提升了“先声制造”的品质水平。公司按CGMP、EUGMP改造三个生产厂,全面对接国际标准。

这一时期一些在海外跨国公司工作、事业有成的研发人才纷纷回国创业,将跨国公司的研发模式带到了中国。涌现了不少海归团队的研发机构,如深圳微芯、浙江贝达、上海泽生等,他们成为中国原创新药的重要力量。

微芯的西达本胺和贝达的埃克替尼,都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产品,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总体来看,进入新世纪蓬勃发展的头十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1767亿元增长到了2010的12349亿元,增速在波动中上升。

近五年及未来:继续砥砺前行

中国药物研发发展至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支撑中国医药创新跃升的社会环境和产业基础日臻完善。一方面,中国医药卫生事业获得长足进展,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提高到6%以上,人均卫生费用增长2倍,医保覆盖率超过98%,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研发共识已经形成。另一方面,十八大以来,我国医药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医药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从3.2%增长至4.3%。制药百强不单追求规模扩大,也更加关注创新投入,尤其是一些创业型研发企业的涌现,成为当下产业创新的活力基因。中国式的创新融入全球产业变迁中,新的特点格外耐人寻味。

2014年,恒瑞医药耗时10年研发的阿帕替尼获批在国内上市,这是继艾瑞昔布之后,恒瑞医药第二个创新药上市。这是全球首个在晚期胃癌被证实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与此同时,公司包括注射剂、口服制剂和吸入性麻醉剂等在内的制剂产品获准在海外销售。而2017年以来,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多西他赛注射液等通过美国FDA的认证,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还获得了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以及德国联邦药物与医疗器械所颁发的药物上市许可。

绿叶制药从2013年开始,多个新制剂开始在美国FDA进行临床注册研究,次年,绿叶在退市后登陆港交所。2015年,LY03004在美国完成临床试验,进入NDA准备申报准备阶段,LY03005获批中国II、III期临床试验;次年,LY01005获中国和美国临床试验批准,LY01007、LY05006获中国临床试验批件。同时,绿叶并购瑞士Acino公司全球领先的透皮释药系统及植入体业务,并开拓了欧洲市场。

这个阶段,随着科研人士的回国潮的开展,为国内药物研发注入了新鲜血液。除了上述从90年代创立至今的民营企业,不少创新型药企正在中国药物研发的舞台上大展身手,如百济神州、再鼎、亚盛、药明康德及其子公司等企业。

药物研发的热点也发生改变,从化药转向生物药,抗肿瘤药物研发成为热门。

目前,在研生物类似药的主要分布地区排名第一的是中国,美国位居第三。一方面反映出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生物类似药的激烈竞争。据了解,全世界有80%的在研生物类似药的适应症是自身免疫病和肿瘤相关疾病,而不论是从中国还是从全球范围看,单抗占在研生物类似药的比例都是最高的,中国达到40.7%。国内不少药企都在生物类似药上布局。据汤森路透的报道,2016年苏州康宁杰瑞在研生物类似药的数目已有28个之多,齐鲁制药在研生物类似药数量也达到了10个。

诚然,中国创新成为反哺全球医药的行动力,特别是多项利好政策的发布,吹响了中国医药创新的号角。药审制度改革、MAH制度实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推进和中国加入ICH等,都为医药行业研发助力。

当然,正如贺端湜在近期一次行业会上所言,创新不光是新的化合物的创新,还包括组织创新、营销创新、剂型创新等。

中国制药企业需要再思考,什么是新时代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40年前,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科研论文首次发表,计划经济时代下行业科学家扎根做研究,向世界公布青蒿素类抗疟药研究成果。这是中国医药产业在那个年代鲜少的亮色,而在2015年,屠呦呦凭借青蒿素的研究捧回了诺奖。

从缺医少药到向有实力的大型制药企业转身,中国医药行业经历了四十年的蜕变,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活力。未来,她还将迎着新时代的曙光,继续砥砺奋进!

本文重要参考文献:《中国医药年鉴(1991)》,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