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药房托管遇困 医药分开转型探索百花齐放

发布时间:2018-10-18 11:32:48作者:本报记者 裘炯华来源:医药经济报

药房托管遇困

医药分开转型探索百花齐放


近日,上海和北京卫计委发文不鼓励医院和药企开展药房托管业务,与此同时,青海、山东、广东、湖北等省份也都出台了相关文件,规范或禁止药房托管行为。随之而来的产业震荡是国药、九州通等药企纷纷退出药房托管,进行战略转型。

近日,在以“药房托管与医药分开”为主题的论坛上,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国家药物政策与医药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徐伟指出:“医药分开不等于药房托管,后者无法保证药品质量,还可能出现‘二次议价’、涉嫌套取医保费用、药品供应不及时等问题。药房托管是一种需要慎重选择的医药分开的形式。”

上海市卫计委规划发展处调研员冷熙亮亦表示:“药房托管只是部分业务承包,而不是真正的托管,触及不到以药补医的根本利益链。想破除以药补医,必须切断医院、医生开方和药品销售之间的直接利益关系。”

容易变相滋生市场垄断

药房托管自2001年开始出现,最初被认为是有千亿规模的潜力市场。据业内人士透露,医院药房运营成本占其年销售额的3%。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每年损失的利润可达千万级别,与此同时,医院不仅不能通过药房挣钱还需要自己填补很大的财务“窟窿”。医院药房一下子从利润变成了成本,是医院愿意做药房托管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药房托管已经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医药商业企业试点潮,在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托管形式甚至滋生腐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学部主任、北京市医管局总药师赵志刚直言:“无论是此前的广西模式还是南京模式都已经失败了。”

公开资料显示,2004年3月,青海省红十字医院与某医药公司签订药房托管合作协议。2007年3月~2013年4月,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该院近八成医疗科室和215名医务人员,收受医药公司“红包”累计达1966万余元。

业内人士表示,政策仅限制了医院的药品加成,却没有限制供货这部分利润,托管出去,给了经销商很大利润空间,而此间商业公司向医生群体输送的利益无法管控。此外,由于托管药房模式打破了药品配送公平竞争的秩序,有变相垄断经营的嫌疑,还有其对“两票制”推进形成了反作用力。

“想让医院的药品收益回归正常,仅通过医药分开和药房托管是不能实现的。”人社部劳科院医保研究室副主任董朝晖主任表示: “解决医院处方外流、允许在医院外开设药店,是一种相对有效的解决方案;放松基层医疗机构的准入,形成处方权的竞争环境也很重要。药店经营的收入应统一税收政策,医保按照病种付费。通过竞争、分工才能提高效率。”

企业布局随之调整

据了解,近5年,诸多央企、民企将其冠以“药品耗材供应链延伸服务、智慧药房”等名称,投身药房托管业务,国控、华润、上药、康美等都有不少布局。但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其业务也随之调整。例如,近日步长药业和九州通大药房联手的“九步大药房”开始调整专业药房业务模式,其围绕医院布局,以院内专业社会药房、DTP药房、院边药房、院边门诊等为主。

实际上,医药分开的探索模式还有很多想象空间。

北京康复之家健康管理集团联席总裁夏语表示:“虽然目前医院还是处方药的主要销售端,但随着患者的自主性越来越强,未来院外处方药地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通过O2O、DTP等,有效解决患者在买药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网络销售药品利大于弊。”

“饿了么”医药健康事业部总经理邵清也表示:“现在电商平台对医药行业赋能是逐渐加速的。互联网企业正在慢慢为医药分开的问题做出一定的贡献,逐步解决消费者、经营者的痛点,使行业变得更加美好,使消费者有更好的体验。”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