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One Ipsen”策略以患者为中心,益普生中国迎渠道变革

发布时间:2018-10-16 13:58:04作者:贾岩来源:医药经济报

编辑说:【嘉宾】 陈家麟(益普生中国总经理) 张英男(中国海王星辰连锁药店有限公司CEO) 李志刚(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旻湖(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

首届中国消化峰会于江城举行

“One Ipsen”策略以患者为中心,益普生中国迎渠道变革


3月16-18日,由益普生中国倾力打造的第一届中国消化峰会在武汉正式开幕。

本次消化峰会的前身是已经在国内连续举办了十四届的中国腹泻病高峰会。作为该会议的主办方,益普生中国在专注于以腹泻为主的消化疾病并创造了这一业界认可的会议平台后,希望将会议交流与分享的领域再度提升与拓宽,传承对于学术的高度关注,并将学术重点扩展到整个消化类领域,聚焦除医院以外的商务和零售渠道运营,旨在消化领域打造益普生中国的旗舰平台。

行业大佬热议工商合作

本届峰会重点关注并探讨了药企与商务、零售渠道的创新合作模式。随着全面取消“以药补医”、推行医院处方外流、强化医院“药占比”,零售渠道在药品消费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制药企业如何与流通企业、连锁药店合作,改善患者购药、用药体验,成为行业的热点话题。

益普生中国总经理陈家麟、中国海王星辰连锁药店有限公司CEO张英男、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刚分享了各自对于行业趋势变化的见解。

  

问:从去年开始,益普生全面进军零售市场。对零售渠道的关注是出于怎样的初衷?

陈家麟:谈到这一问题,我们主要的看法是,要更多地把消费者放在第一位。在处方外流的背景下,消费者到零售药店购买药品,会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如网络信息、医生建议或者店员推介等,如果我们的产品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覆盖到,就会给消费者购药行为带来不便。据统计,腹泻领域的产品在零售渠道的销量高于医院,因此,如果我们不走出医院、不走进药店,便无法通过与药店的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问:益普生与海王星辰、国药股份进行战略性合作备受行业关注,如此选择有着怎样的考虑?

陈家麟:海王星辰的顾客服务理念十分领先,专注于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举个例子,很多年前,对于腹泻,抗生素曾经是主流的产品。在海王星辰,店员告诉消费者应该谨慎选择抗生素来治疗腹泻,应使用其他品类的药品并将其作为更好的选择。去年益普生进行了一系列转型,对于药品零售来说,供应链很重要。国药股份是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有国药股份这样好的经销商,对于我们的大零售战略有很大的帮助。


问:会上,张总在分享观点时提到:零售药店已不能再以“向消费者推荐高毛利产品”为目标,而应该以“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健康服务”为目标。为何会出现这一趋势转变?

张英男:从行业发展角度讲,追求高毛利是药店发展的一个过程,海王星辰通过扩大规模,已经度过了这一阶段。现阶段,我们强调“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来经营门店。过往更多强调利润诉求,现在更多强调消费者满意,这是最大的转变。

中国市场上有很多优质产品,由于信息不对等的原因,很多消费者对其并不知晓,作为零售药店平台,我们的使命就是把优质产品传递给消费者。消费者满意,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问:国药股份是中国最大的药品流通企业,具备覆盖全国市场的能力。现在,跨国药企如此重视和国药股份的合作,请问李总,国药股份如何为益普生这样的企业提供服务,从而保证药品在零售渠道的配送和覆盖?

李志刚:我们希望借助自身配送网络的优势,为外资药企和零售企业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我们可以把零售的一些需求反馈给他们,外企也可以通过我们更多地与零售企业交流。对于益普生这样在专业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企业,如何在零售平台中起到引领作用,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国药股份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目前的合作模式,从流程上看很简单,就是益普生把货发给国药股份,由我们发给连锁药店。表面上看这只是一个流程,实际其背后有很多信息流和资金流,还有对市场的分析。比如我们会共同探索益普生在当地连锁应该怎么布局,还有哪些地区或者领域有空白点,怎么样去满足该地区或者领域的要求。对于终端连锁来说,他们对益普生有什么特殊要求,在资金、配送效率、对产品服务等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国药如何提供帮助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都会共同探讨。益普生的优势在学术宣传,商务问题则可交由合作伙伴来完成。

医企互动探索诊疗新模式

在本届峰会召开期间,学术专场会议的内容亦精彩纷呈,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分享了消化疾病国际和国内诊治进展与规范。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消化科学科带头人陈旻湖教授在发言中指出,面对疾病趋势的变化,医疗模式的转型至关重要。


问:为何我国消化系统疾病谱会出现较大变化?

陈旻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化系统疾病的疾病谱发生了很大改变,表现为感染相关性疾病发病率下降,最明显的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很多与其相关的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并发症出血、胃穿孔的发病明显减少。但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出现变化,胃肠功能疾病如便秘的发生率不断提升,尤其是老龄化进程加快之后,这一问题日益突出。

  

问:对于炎症性肠病,医疗机构也在探索新的诊疗模式,能否介绍下这方面的进展?

陈旻湖:对于这类疾病,一些医院会专门建立炎症性肠病中心,通过多学科合作的方式对疾病进行精准诊断与治疗,并开展深入研究,甚至会打破地域限制建立炎症性肠病联盟,在不同级别的医院进行分级诊疗,这种诊疗模式让我们对于疾病的诊疗更专注、更高效。与此同时,积极推动学术研究的医药企业也通过合规的方式,为学术活动和研究提供资助、搭建平台,因为医生和企业的目标一致,即通过这种相辅相成的合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药物和治疗方式。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