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大数据成测序产业核心竞争力

发布时间:2018-10-15 17:15:02作者:本报记者 胡睿 发自北京来源:医药经济报

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到2022年将攀升到200亿美元


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测序正在革新传统的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方式,在无创产前筛查、肿瘤诊断等众多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2017年,全球范围内的基因测序市场规模达到85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攀升到200亿美元。这是记者在《2018中国基因测序产业演进及投资价值研究白皮书》发布会上获得的消息。

据赛迪顾问医药健康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陈卫星介绍,我国基因测序产业经历了无监管、叫停、试点申报、取消申报试点四个阶段。2017年,我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达到72亿元,龙头企业华大基因成功登陆A股,国产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基因测线仪获批投产,政策持续加码,资本积极助力,技术加快创新。

据预测,上游基因测序仪技术壁垒不断试图突破,测序耗材有望成为上游突破口;中游基因测序服务较为成熟,市场集中度较高,格局稳定;肿瘤诊断与治疗有望成为下一个爆发点。中下游互联网技术的融入成为发展趋势,数据库将成为基因测序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但基因测序技术突破的不确定性使基因测序产业具有一定的投资风险。

9款基因测序仪上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场上将基因测序产业链分为三个环节:上游测序仪及测序耗材、中游测序服务和下游测序应用环节。上游拥有极高的技术壁垒,目前全球7000多台第二代基因测序设备主要出自Illumina、ThermoFisher、Roche三家公司,市场份额高达97.6%,其中以Illumina市场份额最大,占到81.2%。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基因测序仪研发速度也非常快。为了打破外资垄断地位,华大基因于2013年投入1.18亿美元收购美国Complete Genomics公司,并推出了BGI-SEQ 500测序仪和Revolocity系统。截止到2017年末,我国批准的国产基因测序仪共有9款,分别来自于华大基因、达安基因、华因康基因、博奥生物、安诺优达、华大制造等。

陈卫星分析:“目前我国的基因测序仪市场占有量较少,但基因测序耗材的占有量相对较大,这也为上游测序仪企业创造了丰厚的利润。”

2014年11月,原CFDA批准达安基因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监测试剂盒医疗;2015年,贝瑞和康的基因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盒获得原CFDA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批准;2016年,植入前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盒也获批上市;2017年,达安基因UGT1A1基因多态性检测试剂盒获得原CFDA注册批准,实现了在产业链上游的布局。

数据库占据核心地位

到2022年,我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达到183亿元。陈卫星认为,我国基因测序服务产业之所以快速增长,主要基于三点:第一,目前我国每年出生的缺陷新生儿约90万人,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开展无创产前筛查市场前景巨大;第二,近年来肿瘤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2017年中国有504万新发肿瘤病例,未来中国肿瘤筛查的总市场空间可达千亿级;第三,癌症病人个性化用药的市场空间可达百亿级。

一位业内权威专家表示:“随着基因组学基础研究和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成熟,基因测序产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实现市场化,如无创产前筛查、遗传病诊断、肿瘤预防及诊断等。然而,对于整个基因产业来讲,它还处于初级阶段,基因检测产业实现商业化的部分仅仅是冰山一角。”

据记者了解,基因测序结果分析直接指向服务对象,是测序服务的核心环节,能否对测序结果准确解读将直接关系到基因测序服务的成败。基因测序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强大的计算资源,因此测序服务需要极强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和海量样本数据库支持,随着基因测序服务下游应用领域范围不断扩大,大数据技术将成为基因测序产业核心竞争力所在。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