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0-15 16:16:32作者:徐铮奎来源:医药经济报
肉毒毒素(以下简称“肉毒素”)系由土壤厌氧菌之一的芽孢型肉毒杆菌所产生的一种剧毒生物毒素。已知肉毒素约有十几个亚型,其中毒性最小的A型肉毒素(Botox A)已于1998年在美国获准上市,生产商是爱尔兰一家生物制药公司Allergan。
新用途倍受追捧
当时FDA批准该产品主要适应症为:治疗睑下垂以及脑瘫病人的脸部肌肉痉挛等症。但临床上发现:不少病人在脸部注射了肉毒素A之后脸上皱纹奇迹般消失了,而且该产品的去皱效果至少可维持半年之久,爱美女士们纷纷涌进当地医院要求医生为其注射微量肉毒素A以消除皱纹及鱼尾纹等。肉毒素A被女性视为一种可使人“返老还童”的神奇美容针从而声名大振。
据介绍,Botox A在上市后第三年(即2001年)全球市场销售额已达3.1亿美元,大大超出了医药业内人士对其的预期。据报道,该产品上市之际,在英国和爱尔兰注射一针肉毒素A价格仅为200英镑,至2017年初每针Botox A 价格涨至500英镑左右。
在巨额利润诱惑下,不少微生物实验室私下生产肉毒素A,并将其卖给美容院作为“瘦脸针”用途。而最早获准投产肉毒素A的爱尔兰Allergan公司则通过律师在美国、欧盟等主要媒体上刊登“免责声明”:本公司的肉毒素A产品仅供医疗用途,如有医生私自为病人注射本品(如作为美容除皱等),一旦出现安全问题与本公司无关。
众多厂家闻风而动
自第一只肉毒素A类药品Botox A获准上市至今整整20年时间。至2011年,全球肉毒素A市场规模已达18亿美元,而去年据保守估计其全球市场已接近40亿美元。
有高额利润可赚,自然会有众多厂家来分羹。在2012年之前,国际肉毒素A市场上仅有爱尔兰Allergan公司一家独撑市面。但缺乏专利保护的肉毒素产品(根据国际专利法规定,肉毒毒素属于天然产品故不能申请专利)很快就有好几家大公司跟风生产。
据了解,到2013年全球已有9家肉毒素A生产商,它们是:1.Allergan ;2.大宇药业(韩国); 3.HUGEL药业(韩国);4.Ipsen集团(法国);5.Medy-Tox公司(韩国);6.Merze药业(德国);7.Meta生物制药(美国);8.Revanse药业(美国);9.世界药业公司(美国)。其中排名第一的肉毒素A生产商Allergan公司产量约占国际市场四成左右。
据报道,截至2017年底,全球约有数十家公司生产肉毒素A,而其中很大部分厂家并未获得药品主管部门的批准。欧洲咨询公司DATAMONITOR分析师估计,去年全球实际肉毒素A销售额(包括那些“地下作坊”的肉毒素产品在内)很可能早已突破50亿美元大关。
市场增长空间广阔
过去几年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医药主管部门陆续批准了肉毒素A的若干新医疗用途,其中包括:1.治疗慢性偏头痛;2.斜颈症;3.半脸痉挛;4.眼睑痉挛;5.斜视;6.膀胱障碍; 7.多汗症;8.强直症; 9.其它。
虽然肉毒素A最早批准用途仅为治疗睑下垂和面瘫等,但事实上很多医院用其为女性消除皱纹。美国FDA于20年后终于作出让步,正式批准肉毒素A可用于消除额头皱纹等新适应症。此后,很多国家追随美国正式批准肉毒素A可作为面部除皱剂。
我国医药科研人员21世纪初开始研制和生产注射剂级肉毒素A。生产肉毒素A工艺非常复杂,直至今天,国内仅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一家获得肉毒素A的生产批文。据国外咨询公司预测:到2024年全球肉毒素A市场规模将增至70亿美元。过去几年里该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在7.9%~8.0%,预期今后5年该市场增长率将升至10%或更高。
据国外咨询公司分析,目前国际市场上肉毒素A的美容用途(除皱剂)与治疗剂的用量之比为6:4。据预测,再过几年治疗用肉毒素的用量有望超过美容用途肉毒素。包括美国、欧盟和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肉毒素市场基本上被Allergan、Ipsen、Merz和GmbH等大公司的产品垄断。估计前述9家肉毒素A生产商的产品产量合计接近1亿瓶(按100单位肉毒素A/瓶计算)。近年我国和韩国肉毒素A的产量也在逐年上升。有关部门估计中韩两国肉毒素A的产量每年各有数百万瓶,且亚洲肉毒素A市场在不断扩容,故今后几年中韩两国的肉毒素A产量还将继续上升。据悉,迄今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肉毒素A已向20多个国家出口。
由于肉毒素A产品新增不少治疗用途,美国Mylan制药公司与另一家生物制药公司Revance药业公司携手合作,共同开发副作用更小、对人体更安全的肉毒素生物类似物产品onabotulimumtoxin A。据Mylan公司负责人介绍,新型肉毒素A适应症更广,可用于治疗更多疾病。一旦投放市场,必将推动世界肉毒素市场的新一轮增长。
总之,肉毒素A产品国际市场增长空间十分广阔,前景光明。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