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维生素B12产销前景看好

发布时间:2018-10-15 15:06:53作者:张伦来源:医药经济报

论产量,维生素B12是维生素家族中的小字辈,排名倒数第一,但是论身价它绝对是“大哥大”,售价遥遥领先。目前,我国维生素产量最大的维生素C年出口量达到15万余吨,2017年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公斤5.8美元,而2017年维生素B12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公斤496美元,出口量已达到350余吨,出口金额17000万美元左右。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维生素B12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维生素B12的产量和出口量不断增加,市场前景看好。

生产集中度高

由于维生素B12生产工艺较复杂,工序较多,多年来产量不大。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维生素B12产量连年大幅增长。

2007年全国维生素B12产量为30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7%。目前,我国维生素B12原料药级、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级的维生素B12总生产能力已达到450余吨,占世界的90%左右,年产量达400余吨,为世界第一大生产国。产品系列涵盖了维生素B12的所有产品,包括氰钴胺、甲钴胺、羟钴胺、腺苷钴胺、羟钴胺盐酸盐、羟钴胺醋酸盐、羟钴胺硫酸盐原料等。

据原CFDA有关数据,截至2018年2月28日,全国共有维生素B12生产批准文号582个,其中原料药生产批准文号9个。维生素B12原料药主要生产企业为华北制药、河北华荣、河北玉星、宁夏金维,这四大公司的产能、产量和出口量占全国90%左右的份额。

截至2018年2月底,我国共颁发14张维生素B12的GMP证书,持有企业为河北华荣制药有限公司、华北制药威可达有限公司、宁夏金维制药有限公司、华北制药集团华栾有限公司、华北制药康欣有限公司、河北玉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河南新乡华星药厂、开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等。

出口增长迅速

在国外市场,维生素B12除了医用(包括OTC),还大量应用于动物饲料、营养补充剂和食品强化剂,如维生素强化面粉、再制食品、婴儿食品等等。在美国市场,维生素B12医药方面的用量约占40%,饲料用量约占36%,食品用量约占24%。

多年来,国际市场维生素B12需求一直较为旺盛,加之产量较少,价格长期处于高位,每公斤价格一度高达数千美元。我国维生素B12一直出口国外,以前出口量不大,仅为几百公斤。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口量开始增长,特别是在90年代中后期,国际市场对维生素B12的需求强劲增长,拉动我国出口连年大幅增加,增速惊人。1996年,我国维生素B12出口量突破1吨。1998年,出口量达到2吨。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维生素B12出口不断创出新高,赚取大量外汇。

目前,我国维生素B12已经出口到全世界100余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印度、欧洲、东盟是主要的出口目的地。出口量排名前10的国家和地区为美国、印度、德国、新加坡、孟加拉国、中国台湾、西班牙、印度尼西亚、日本、墨西哥等。其中,对美国的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50%~60%。对前10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90%多。

我国维生素B12主要的出口省份为河北省,该省多年占据全国出口总量的85%以上,近年来有所降低,为70%多。

市场需求增长

据分析,今后维生素B12的市场需求仍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发展前景广阔。

一是临床应用取得进展。国内外医学专家对维生素B12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药理学研究,临床用途不断扩展。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神经系统疾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加,而维生素B12对神经系统疾病有较好疗效。甲钴胺是内源性辅酶维生素B12,临床研究表明,甲钴胺对治疗多发性神经炎、糖尿病性神经障碍等周围神经病变有很好的疗效。

二是市场需求动力强劲。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13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一方面,对维生素以及添加各种维生素的营养食品、保健品的需求日益增大;另一方面,对肉类、家禽、蛋类、奶类等食物的消耗将持续增长。

维生素B12是重要的饲料添加剂。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养殖业发展迅速,饲料产量的增长速度十分惊人,10多年来平均每年饲料产量均增加800多万吨。2000年全国饲料产量为7500万吨,目前已达到2亿吨,成为世界最大的饲料生产国。以前,我国饲料添加剂中维生素B12的用量很少,最近这方面的用量逐年大幅增长,今后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预计未来若干年内,国际市场对添加各种维生素的食品需求将不断增加。作为OTC的多种维生素制剂产品在国外的应用相当普遍,市场需求还会增加。

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国家以及东南亚、南亚等地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人民生活水平稳步上升,这些地区的人口有几十亿,对维生素B12的需求快速增长。如印度现在已经成为我国维生素B12出口的第二大国,出口到印度的维生素B12占我国出口总量的12%左右,预计今后这些地区的市场消费潜力还会增加。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