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假如截流,DTP药房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8-10-15 15:05:36作者:本报记者 李蕴明来源:医药经济报

北京市医管局日前发布新规,明确提出“医师为患者开具外购药品处方时,不得指定患者去特定的药店、药房或其他医疗机构购买”。有业内人士担忧,若采取同样规定的地区增多,将影响DTP药房的处方源头及引导体系的建立。不过,院外购药的规范化或将督促传统DTP药房运营模式转型。

严规则考验内功

“从披露的北京市医管局新规看,其旨在要求医院制定外购药品的相关管理制度。”有DTP药房运营人士如是认为。

事实上,北京新规对院外购药确实采取严格管理的态度。

据披露,新规对临床必需、个别单例患者使用目录外药品,需医师为患者开具外购药品处方时,医师须严格履行书面告知,明确告知使用范围用途及相关注意事项,开具外购药品处方前应经患者或其授权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更核心的是,明确“医师不得指定患者购药的药品经销企业(含医院自费药房、自办药店)或其他医疗机构”。此外,还提出要对患者外购药品的处方(医嘱)进行监控,对外购药品开具和使用进行记录,实施患者外购处方(医嘱)点评,每月汇总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开具的处方中所涉及外购药品的目录、品规、数量、处方医师以及点评结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将开具外购药品处方行为纳入行风建设A类风险点,严格要求,定期约谈,加强管理。

无疑,这些规定都将与部分DTP模式采取的“建院内处方队伍与推广体系-与目标医生达成协议-医生处方并且推荐病人到合作药品流通机构购药”的操作相冲突。

另一层面,由政府主导推进的电子处方试点近年陆续在各地市铺开,为药店带来大量的精准客流并提升了处方药的销售,尤其是中立第三方处方信息共享平台的出现,患者对处方流向的控制度越来越高。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政策背景下,提升DTP药房“内功”成为竞争的关键点。不仅要求药房的品种覆盖齐全、与医院资源形成互补,还需要有快速及时的配送支撑,提升患者体验,如患者随访、反馈响应等的专业服务也不可或缺。当然,有实力的药店还可以争取企业的DTP慈善赠药定点,以便更好地吸引客流、进行患者教育。

互联网成新赛道?

从竞争角度看,拥有强大供应链资源、医院资源以及网点资源的医药集团支撑的DTP药房取得了颇为理想的成绩。

以华润医药为例,其2017年年度业绩显示,去年药品零售业务销售收入达42.4亿港元,同比增加8.4%,主要由于DTP业务的理想增长。截至2017年末,华润医药拥有零售药店共786家,其中DTP药房已达88家,覆盖中国超过50个城市。

除了这些拥有传统优势的DTP药房外,“互联网+医疗健康”也给予产业丰富的拓展空间。如仁和药房网的线下门店,就从只销售药品的传统药店,全面升级为“医+药”融合的多元化健康体验店,变成“前医后店”模式。不仅为消费者提供多达十余种的健康项目检测服务,同时通过驻店医生及远程视频会诊,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专业的诊疗服务及用药指导,吸引了更多小病或慢病患者进店,并进一步提高了DTP等处方药的用药安全性。

而随着互联网、医疗大数据、AI等与医药流通领域的不断融合,新型DTP药房也开始出现。如日前刚刚开业的邻客智慧药房,就采取与传统DTP药房不同的路径。“DTP药房是我们打造‘重疾患者精准全程管理平台’线下场景重要入口。”邻客生物科技总裁宋业辉介绍,为此邻客智慧药房一边连接互联网医院接口,使其平台上的肿瘤专家可以为患者提供问诊、健康咨询、电子处方等服务,门店处则配备人工智能Hubble机器人,尝试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化疗、营养和后期康复方案等。此外,每个药房都设有MDT多学科会诊中心,来自不同医院、不同学科的专家可以通过MDT会诊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目标是以打造患者院外优质的“第三生存空间”,为患者提供疾病现场诊疗、患者教育、用药指导、健康咨询、随访、慢病管理、药品冷链等服务。同时,以医疗大数据为驱动引擎,探索精准治疗、精准支付、精准管理、精准公益活动等,保障患者在诊疗、安全用药、医保、康复等全过程中得到专业、有效的健康管理。

不难推测,随着未来处方外流的常态化,DTP药房生态将继续完善,而竞争则刚刚开始。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